带着赚来的钱,汪璒不仅备足了礼金,还给全家每人买了一身新衣服。
出发前夜,汪璒特意把孩子们叫到跟前:“明天我们要去外婆家,去参加舅舅的婚礼。要记住,不管别人说了什么,我们都要有礼貌,不要和他们争吵。”
孙勋乐似懂非懂地问:“为什么会有人跟我们争吵啊?”
汪璒叹了口气。她记得前世那些亲戚的嘴脸,有的笑他们穷,有的说孩子没教养,甚至连自己的孩子都因为被冷落和比较而哭闹不休,让场面更加难堪。
“有些人就喜欢说闲话,我们管不住别人的嘴,但可以管住自己的行为。”汪璒耐心解释,“只要我们举止得体,就不会给人说闲话的机会。”
孙嘉佳补充道:“妈妈说得对。咱们人穷志不穷,不要让人看低了。”
第二天一早,一家人穿上新衣,精神抖擞地出发了。长途汽车颠簸了几个小时,终于到了汪璒的娘家。
果然,一进门,汪璒就感受到了那些熟悉的打量目光。三姨打量着她的衣服,语气酸溜溜的:“哟,璒璒这身不错啊,听说你们村今年收成不好,还以为你们......”
汪璒微笑着接话:“收成是不太好,但人总要往前看。嘉佳现在种果树,前景不错。”她巧妙地将话题引开,同时不卑不亢。
婚礼上,当汪璒拿出礼金时,母亲明显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她能拿出这么多钱。弟媳更是眼睛都看直了。
宴席上,孩子们的表现让汪璒倍感欣慰。孙勋乐和孙施诗乖乖坐在桌前,不吵不闹,吃饭举止得体。当别的小孩在席间跑来跑去时,他们依然端正地坐着。
二舅逗孙勋乐:“乐乐,你看小虎那个新的玩具车,你让你妈妈也给你买一个呗?”
孙勋乐抬头认真回答:“妈妈说不能看见别人有什么就要什么。我的草编蚱蜢也很好玩,是我自己编的。”
这话引得满桌大人啧啧称奇。汪璒心里暖暖的,知道平时的教育没有白费。
然而考验才刚刚开始......
饭后,孩子们在院子里玩,突然传来孙施诗的哭声。汪璒急忙跑出去,看见侄儿小虎抢了孙施诗的头绳,还推了她一把。
前世这个时候,汪璒会选择忍气吞声,只安慰自己女儿不要计较。结果小虎变本加厉,最后孙勋乐忍不住跟小虎打起来,被亲戚们说“没教养”。
这一次,汪璒没有退缩。她平静但坚定地走到小虎面前:“小虎,把头绳还给妹妹,并且道歉。”
小虎仗着奶奶宠爱,倔强道:“不还!我喜欢就是我的!”
汪璒不气不恼,转向弟媳:“弟妹,你看这事该怎么处理?”
弟媳脸上挂不住,只好训斥儿子:“小虎,快还给妹妹!”
小虎哇的一声哭起来,引来了汪璒的母亲。老太太一看心爱的孙子哭了,立刻皱起眉头:“怎么回事?大人怎么跟孩子一般见识?”
汪璒的心沉了下去。前世就是这样,母亲永远偏袒弟弟一家。
但她没有像前世那样选择沉默,而是心平气和地说:“妈,小虎抢了施诗的头绳还推她,我只是让他物归原主并且道歉。这不算过分吧?”
母亲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女儿会反驳。这时孙嘉佳也站到了妻子身边:“妈,孩子们打闹正常,但错了就该认错。这也是为他们好。”
在场的亲戚们都看着这一幕,气氛有些尴尬。 最后,弟弟走过来,把小虎手里的头绳拿回来还给孙施诗,勉强道:“小虎,跟姐姐说对不起。”
小虎不情愿地嘟囔了一句“对不起”,跑开了。
风波过后,汪璒把孙施诗带到一边,为她重新扎好头发:“施诗做得对,没有自己去抢回来,而是找妈妈帮忙。以后遇到欺负一定要告诉大人,知道吗?”
孙施诗点点头,小脸上还挂着泪珠,但却说:“妈妈,我以后还要更勇敢一点。”
回程的路上,孙嘉佳握着汪璒的手说:“阿璒,今天你处理得真好。要是从前,你肯定就忍气吞声了。”
汪璒靠在他肩上,轻声说:“因为我知道了,有些事情不能忍。不是为了争口气,是为了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对的。”
后排座位上,三个孩子已经依偎着睡着了。孙勋乐即使在睡梦中还紧紧攥着一个小草编蚱蜢——那是他自己做的第一个作品。
汪璒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田野,心中感慨万千。这一次回娘家,虽然没有完全改变亲戚们的态度,但她守住了自己和孩子们的尊严。更重要的是,孩子们通过这件事学到了如何得体地应对不公平的待遇。
几天后,汪璒收到母亲的来信,信中的语气意外地柔和了许多,还夸孩子们有教养。弟媳也捎来口信,说旅游纪念品店的老板想再订一批草编工艺品,问汪璒能不能教教村里的妇女,大家想一起做。
汪璒微笑着把信收好。她知道,改变是一点一点发生的。就像春雨润物细无声,只要坚持正确的道路,终会见到成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