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跳动了几下,出现了一段模糊的录像。
镜头里是一个五岁的小女孩,坐在心理实验室的椅子上,面对着一台冰冷的摄像头。
“我们正在培养一个能理解人类痛苦的人。”画外音低沉而冷静,“她是唯一一个成功建立情感共鸣模型的实验体……代号:LY - 01。”
林悦的心脏剧烈跳动起来。
那是她,童年时期的自己,从未被公开过的影像。
她终于明白,那些梦境般的片段,不是幻觉,而是记忆残片——它们属于一个更庞大、更黑暗的实验网络。
“你早就知道我的身份。”她声音微颤。
顾闻秋沉默片刻,缓缓点头:“你母亲当年是项目负责人之一。她意识到这项研究的危险性,试图终止一切。但组织不会允许,于是……她‘消失了’。”
“所以你们把我制造出来,是为了什么?”林悦盯着他的眼睛。
“为了找到真正的情感连接。”顾闻秋叹息,“人类一直在寻找共情的能力,而你的存在,证明它是可以被复制和强化的。”
林悦站起身,走到书架前,抽出那份“LY计划”的档案夹。
她迅速翻阅,里面详细记录了实验设计、数据采集以及后续的心理干预措施。
每一页都像一把刀,刺入她的灵魂深处。
与此同时,数百公里之外,沈逸站在一座荒废已久的疗养院地下室中。
空气中弥漫着霉味与铁锈的气息,墙角布满蛛网,仿佛时间在这里停滞。
他手电筒的光束扫过房间,在尽头处停下。
三台冷冻舱静静地矗立在黑暗中,玻璃罩内漂浮着人体轮廓。
沈逸走近最中央那一具,心跳几乎漏了一拍。
那个女孩的脸,竟与林悦如出一辙。
生命体征微弱,但仍维持在最低限度。
沈逸凑近观察,发现舱体侧边刻着一行小字:
“LY - 02 | 记忆封存状态”
他倒吸一口冷气。
这不仅仅是一次失踪案的线索,而是关于林悦身份的核心证据。
她们是双生体?
还是某种失败的克隆尝试?
就在他准备进一步调查时,耳边传来细微的脚步声。有人来了。
同一时间,李锐正将那枚神秘徽章送交技术部门比对。
几分钟后,屏幕上跳出一条尘封已久的信息:
【国际心理行为研究会(IPBR)| 九十年代秘密资助多个儿童行为实验项目,已注销】
李锐眯起眼睛,继续查阅相关记录,发现该机构曾在多个城市设立“心理实验基地”,其中就包括宁州。
“这不是一起普通的连环失踪案。”他低声自语,“这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的秘密网络。”
回到公寓,林悦仍在整理资料。
她的手指停在某页纸边缘,上面写着一句话:
“只有当两个灵魂真正共鸣,才能唤醒沉睡的记忆。”
她合上文件,深吸一口气,开始快速拷贝部分关键数据到随身U盘中。
她知道,一旦暴露,她可能再无机会接触这些真相。
门外忽然传来钥匙转动的声音。
她猛地回头,顾闻秋回来了。
她迅速将U盘藏入口袋,装作若无其事地坐回沙发。
门开的一瞬,林悦强作镇定,嘴角扬起一抹笑意。
然而她不知道的是,此刻窗外的暗影中,一双眼睛正静静注视着这一切。
林悦的指尖仍残留着U盘金属外壳的微凉触感,耳边回响着顾闻秋那句意味深长的话:“你不是唯一的她。”
她坐在回程出租车上,窗外霓虹灯在车窗玻璃上映出扭曲的光斑。
她低头瞥了眼口袋里的U盘,心跳如擂鼓——里面是她从顾闻秋公寓里偷偷拷贝下来的资料,可能藏着关于自己身世与“LY计划”的全部真相。
然而刚驶出老城区,后视镜中忽然闪过一辆尾随而来的黑色轿车,灯光熄灭,悄无声息地贴了上来。
林悦瞳孔一缩,立刻意识到事情不对。
“师傅,前面靠边停一下,我有点事。”她强作镇定道。
司机应声靠边,林悦迅速下车,趁着夜色混入前方步行街。
人群密集,她快步穿梭在摊贩与游客之间,不断回头确认是否有跟踪者。
果然,两名身穿黑衣的男子正紧追不舍,身形矫健,显然不是普通人。
她咬牙,迅速调整方向,钻进一条狭窄的小巷,凭借对城市地形的记忆,绕过几条岔路,最终进入一家24小时便利店。
她假装挑选零食,余光却始终盯着门口。
两人果然跟来,在门口犹豫片刻,似乎在判断她的去向。
林悦趁机从后门溜出,穿过一条废弃的员工通道,直奔对面街道。
就在她准备拦车离开时,一道声音突兀响起:“别紧张,我是记者,没恶意。”
她猛然回头,看到一个穿着休闲夹克、戴着鸭舌帽的男人站在不远处,举着手机,屏幕上赫然是刚才她逃窜的画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