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沈逸。
年幼时的沈逸。
他站在一扇半掩的木门前,穿着洗得发白的蓝色外套,脸上没有表情,眼神却像是藏着什么。
林悦猛地站起来,心跳加快了几分。
她将照片翻过来,在背面看到一行模糊的字迹:“LY计划第二阶段测试完成,样本情绪反应稳定。”
LY计划?
她心头一震,这不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了。
风信子事件落幕前,她在凶手留下的笔记本中见过这个词。
但当时没人能解释它意味着什么。
而现在,这封夹在母亲书中的旧信封,似乎正在为她揭开一角真相。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沈逸的信息:“我这边查到点东西,你那边有发现吗?”
林悦盯着屏幕看了几秒,最终只回了一个字:“有。”
与此同时,宁州市刑警队档案室。
沈逸坐在桌前,手中的文件还带着国际刑警刚刚传来的电子签章。
他的眉头越皱越深。
“LY - 02”,这是他在妹妹失踪现场找到的一块金属牌上的编号。
当年因为线索中断,案件成了悬案。
如今通过国际数据库比对,这个编号竟指向一组早期实验失败样本的档案。
那些档案来自一家名为“天泽心理研究所”的机构,十年前因违规研究被查封。
而当他翻开自己妹妹失踪当天的现场照片,试图再次确认细节时,他的呼吸猛然一滞。
在一张角落拍摄的照片中,出现了一名身穿白色大褂的女人。
她站在街角,手里拿着一个记录本,神情专注地观察着人群。
而在另一张几年前母亲失踪案的现场照片中——
同样的女人,出现在同样的位置。
沈逸的手指缓缓收紧,指甲几乎嵌入掌心。
他不是记错了,也不是幻觉。
这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案子,竟然在某个节点悄然交汇。
而那个人,从始至终都在看着他们。
第二天清晨,林悦站在老宅门口。
晨雾未散,阳光透过稀薄的云层洒在斑驳的砖墙上。
她望着那扇生锈的铁门,指尖微微颤抖。
沈逸站在她身旁,低声道:“确定要进去?”
林悦点头:“必须去。”
她掏出钥匙插入锁孔,咔哒一声,铁门吱呀作响地打开。
屋内积满灰尘,空气中弥漫着岁月沉淀后的陈旧气息。
她轻车熟路地走上二楼,来到阁楼入口。
木板钉得很牢,沈逸用随身携带的小刀撬开,露出一个狭窄的入口。
两人爬上梯子,钻进阁楼。
灰尘扑面而来,林悦捂住口鼻,目光迅速扫过四周。
终于,在墙角处,她看到了一个被木板封死的箱子。
沈逸帮忙撬开箱盖。
里面整齐地码放着一堆泛黄的手稿和老旧录音带。
每一页都写满了密密麻麻的笔记,笔迹熟悉又陌生——正是母亲的字。
林悦翻开其中一页,标题赫然写着:
【LY计划——样本行为观察日志】
日期:1998年6月15日
对象:LY - 01(女童),LY - 02(男童)
她的心脏猛地跳了一下。
LY - 01……是她?
而LY - 02……是沈逸?
她继续翻看,发现这些记录不仅详细描述了她与沈逸的成长轨迹,甚至包括他们的梦境、情绪波动、家庭环境变化等内容。
她终于明白母亲当年为何总是深夜工作。
她不是研究员,而是这场实验的参与者之一。
不,或许更准确地说——她是“引导者”。
沈逸站在一旁,默默看着她翻阅手稿,眼中浮现出一丝痛苦与挣扎。
他低声开口:“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我们只是被人设计好的棋子呢?”
林悦抬起头,看着他,声音坚定:“不,沈逸,我们现在才真正开始掌控自己的人生。”
外面传来脚步声,是李锐。
他提着便携式录音设备走了进来:“你们让我带的东西我已经带来了,先试试这些录音带吧。”
林悦点点头,递给他一盘最上面的录音带。
李锐插上设备,按下播放键。
一段老旧的声音缓缓响起,带着电流杂音,却依然清晰可辨。
“我是林静,今天进行第37次样本观测……LY - 01已初步形成稳定的共情能力,LY - 02则表现出极强的逻辑分析倾向……下一步,将引入‘观察者’机制,确保所有变量处于可控范围……”
林悦的脸色瞬间苍白如纸。
观察者?
那是什么?
录音带播放到一半时,屋内忽然陷入死一般的沉寂。
李锐的手悬在暂停键上,目光扫过林悦和沈逸的脸。
那老旧的电流声仿佛还带着某种不可言说的寒意,在空气中缓缓扩散开来。
“观察者机制……”林悦低声重复着录音中的词汇,指尖微微发颤,“负责监控样本的成长环境、情绪波动,确保实验变量不会失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