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往前走,穿过叫卖声此起彼伏的主街,拐进一条僻静些的巷子。巷子尽头是灵植坊,竹篱笆围着一大片田地,田里种着些稀奇古怪的作物:有长着翅膀的青菜,有会发光的萝卜,最显眼的是那片稻田,稻穗沉甸甸地弯着腰,一半是人间稻子的金黄,一半是妖界灵谷的深紫,穗尖还泛着仙域灵米特有的银光。
林小婉正蹲在田埂上,手里拿着个小铲子,小心翼翼地给稻禾松土。她的灰布衣衫沾了些泥点,额头上沁着细密的汗珠,阳光照在她脸上,能看见绒毛上沾着的细小稻壳。墨渊站在她身后,手里提着个水壶,目光温柔地落在她身上,像在看一件稀世珍宝。
“小婉,歇会儿吧。”墨渊的声音低沉悦耳,他走上前,伸手替她拂去发间的稻壳。他的指尖带着妖界特有的微凉,触碰到林小婉的发丝时,她像被风吹动的草叶般瑟缩了一下,随即笑着抬头:“快好了,这几株‘三界稻’的根须有点弱,得再培点土。”
苏徭和洛尘站在篱笆外,没敢打扰。他们看着墨渊蹲下身,接过林小婉手里的铲子,动作生涩却认真地松土。这位曾经在妖界呼风唤雨的黑蛟王,如今连挥铲子的力道都要小心翼翼,生怕伤了那些脆弱的稻禾。
“这稻子真能种活?”洛尘轻声问。去年大战后,林小婉就说要培育一种能在三界任何地方生长的稻子,用的是人间的稻种、妖界的灵谷基因和仙域的灵泉灌溉。当时谁都觉得不可能,三界灵气属性迥异,作物根本无法兼容,可她偏要试试。
“上个月收了第一茬,”苏徭低声回答,“磨出来的米煮饭,凡人吃了能强身健体,修士吃了能静心凝神,连妖修都能吸收其中的灵气。”她想起林小婉捧着第一捧新米时的样子,眼睛亮得像含着星子,说:“以后不管是人是妖是仙,都能吃上同一片土地长出来的粮食了。”
墨渊似乎察觉到了他们的目光,抬头看来,眼神里没有了往日的疏离,多了些温和。他朝他们颔首示意,然后继续低头帮林小婉整理田埂。林小婉也回过头,看见他们,笑着挥了挥手,手里还举着一株带着稻穗的禾苗,稻穗上的三色光芒在她掌心流转。
离开灵植坊时,巷口传来一阵欢呼。原来是试炼塔前围了一群人,一个穿粗布褂子的少年正举着块令牌,脸涨得通红。试炼塔是仙域的秘境,以前只有仙门弟子能进,现在却对三界修士开放,只要能通过入门考验,就能获得塔内的机缘。
“我通过了!我真的通过了!”少年激动地喊着,身边一个白发老者拍着他的肩膀,眼眶泛红。苏徭认得那老者,是人间界的一个武夫,年轻时曾想拜入仙门,却因为灵根驳杂被拒之门外。如今他带着孙儿来此,少年竟真的通过了试炼塔的考验。
“以后我能修仙了?”少年颤声问,手里的令牌还在发烫。守塔的仙吏笑着点头:“令牌收好,三日后便可入塔修行。记住,试炼塔内不论出身,只看心性。”
少年用力点头,忽然朝着望仙台的方向深深一拜。苏徭知道,他拜的不是某个仙神,而是这道不再隔绝的光网,是这片终于能让凡人梦想生根的土地。
午后的阳光渐渐变得柔和,坊市的人越来越多。一个说书先生在茶肆里开了讲,说的是一年前洛尘和苏徭大战魔尊的故事,听得一群孩童瞪大眼睛。说书先生拍着醒木喊道:“那洛尘仙尊一剑劈开魔阵,苏仙子以本命灵力修补锁灵阵,真真是惊天地泣鬼神!”
孩童们发出阵阵惊叹,其中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忽然举手:“先生,我爹说,当时还有妖界的大魔王帮忙呢!”另一个梳着双丫髻的小姑娘也说:“我娘是狐族,她说狐帝曾带着妖兵护着人间的城池!”
说书先生哈哈大笑:“正是正是!那日三界同心,仙者不避死,凡人不畏难,妖族不惜力,才换得今日的太平!”
茶肆里的食客们纷纷点头,一个断臂的老兵举起酒碗:“俺这条胳膊是在守南城时没的,当时身边站着的,有仙修,有妖兵,还有像俺一样的凡人,谁也没把谁当外人!”
酒碗碰撞的脆响混着喝彩声飘出来,和坊市的铜铃声、商贩的吆喝声、孩童的嬉笑声缠在一起,顺着风往远处去。苏徭站在街角,看着这热闹的景象,忽然觉得眼眶有些发热。
她想起大战时的惨状:仙域的琼楼塌了一半,人间的城池断壁残垣,妖界的森林烧成了焦土。那时她站在望仙台上,看着三界生灵涂炭,只觉得绝望。可现在,琼楼重建后比以前更巍峨,人间的城池铺展得更大,妖界的森林抽出了新绿,连空气里都带着重生的暖意。
洛尘不知何时递过来一块桂花糕,是人间的手艺,带着淡淡的桂花香。“尝尝,”他说,“张记糕点铺的,他家新出的‘三界糕’,用了妖界的蜜和仙域的灵粉。”
苏徭咬了一口,甜而不腻,灵气在舌尖化开,带着三界交融的温润。她转头看向锁灵阵的方向,光网在暮色里泛起淡淡的蓝,像一层薄纱罩在天地间。试炼塔的清辉也亮了起来,银色的光芒与光网的蓝光交织,落在坊市的屋檐上,像给整个世界镀上了一层温柔的光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