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油灯》
周明哲拖着行李箱站在村口时,夕阳已经沉到了山后,只余一抹暗红色的光晕挂在天边,像是干涸的血迹。他掏出手机看了看时间——下午六点二十,信号格已经变成了一个刺眼的红叉。
"这地方比我想象的还要偏僻。"他自言自语道,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八月的天气闷热得让人透不过气,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潮湿的霉味,混合着远处稻田里飘来的腐烂气息。
周明哲是省城大学民俗学专业的研究生,这次来这个叫"青林坳"的偏远山村,是为了收集民间传说完成毕业论文。他在网上查到,这一带保留着许多古老的习俗,甚至还有关于"人油灯"的恐怖传说——用特殊方法从活人身上提炼出的灯油,据说能照亮阴阳两界。
"小伙子,你是城里来的吧?"
一个沙哑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周明哲吓了一跳,转身看见一个佝偻着背的老人。老人约莫七十多岁,皮肤如同晒干的树皮,眼睛浑浊却透着一种令人不安的锐利。
"是的,老伯。我是来做民俗调查的,想在这里住几天。"周明哲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友好。
老人上下打量着他,目光在他脖子上挂着的数码相机上停留了几秒。"这个点来,找不到住的地方了。村里就一家小旅馆,早就关门了。"
周明哲的心沉了下去。他原计划当天往返,没想到山路崎岖,班车晚点了三个小时。
"不过..."老人沉吟片刻,"你可以住静园。那里空着,我偶尔帮忙照看。"
"静园?"
"老郑家的宅子,解放后就没人住了。"老人咳嗽了几声,"条件不好,但遮风挡雨没问题。"
周明哲犹豫了一下。他对这种荒废的老宅有种本能的抗拒,但眼下似乎没有更好的选择。"那就麻烦您了,老伯。房钱我会照付的。"
"叫我老吴就行。"老人摆摆手,"钱不钱的再说,天快黑了,我们得赶紧走。"
老吴转身向村外一条小路走去,周明哲连忙跟上。路两边的杂草越来越高,渐渐没过膝盖。远处传来几声乌鸦的啼叫,在暮色中显得格外凄厉。
走了约莫二十分钟,一座黑黢黢的建筑轮廓出现在视野中。那是一座典型的江南老宅,青砖灰瓦,但年久失修,墙面上爬满了藤蔓植物,在昏暗的光线下像是无数伸展的鬼手。
"就是这里了。"老吴从怀里掏出一把锈迹斑斑的钥匙,打开大门上沉重的铜锁。随着"吱呀"一声令人牙酸的响动,大门缓缓开启,一股阴冷潮湿的空气扑面而来,夹杂着木头腐朽和某种说不清的腥臭味。
周明哲不由自主地后退了一步。
"怎么?害怕了?"老吴咧嘴一笑,露出几颗发黄的牙齿,"城里人就是胆子小。这宅子有二百多年历史了,有点味道很正常。"
"不是...我只是..."周明哲尴尬地笑了笑,硬着头皮跟着老吴走了进去。
宅子内部比外观更加破败。前院的石板缝里长满了杂草,几株不知名的野花在暮色中泛着惨白的光。正厅的门窗大多已经损坏,黑洞洞的窗口像是一只只空洞的眼睛。
老吴带着他穿过回廊,来到后院的一排厢房前。"你就住这间吧,去年刚修过屋顶,不会漏雨。"他推开其中一扇门,"里面有床和桌子,够你用了。"
房间比周明哲预想的要整洁许多。一张老式木床,一个书桌,一把椅子,还有一盏放在桌上的油灯。墙壁上贴着已经发黄的报纸,勉强遮住了墙面的裂缝。
"厕所在后院角落,没有自来水,井水可以洗漱。"老吴指了指桌上的油灯,"晚上没电,用这个照明。油在下面柜子里,省着点用。"
周明哲点点头,把背包放在床上。"老吴,这宅子为什么叫'静园'?有什么历史吗?"
老吴的表情突然变得古怪起来,他避开周明哲的目光,转身向门外走去。"早点休息吧,明天我再告诉你村里的情况。记住,晚上别到处乱走,这宅子...不太平。"
"不太平?什么意思?"周明哲追问道,但老吴已经快步走远,身影很快消失在昏暗的回廊尽头。
周明哲站在门口,感到一阵莫名的不安。他关上门,坐在床边打开手机,依然没有信号。窗外已经完全黑了下来,虫鸣声此起彼伏,偶尔夹杂着几声夜鸟的啼叫,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他决定先整理一下行李。打开背包时,一张照片掉了出来——那是他出发前和女友林小雨的合影。照片上的女孩笑容明媚,与他此刻所处的阴森环境形成鲜明对比。周明哲轻轻叹了口气,把照片塞回钱包。
肚子开始咕咕叫,他才想起自己一整天没正经吃过东西。背包里还有两包饼干和一瓶水,勉强可以充饥。就着矿泉水咽下干巴巴的饼干,周明哲的目光落在桌上的油灯上。
那是一盏造型古朴的青铜油灯,灯座呈莲花状,灯身雕刻着复杂的花纹,在昏暗的光线下隐约可见一些扭曲的人脸图案。灯盏上方有一个小小的铜盖,可以调节火焰大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