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进来吗?”陆景行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她转过身,看见他一身剪裁得体的西装,领带一丝不苟,手里还拿着一份文件。
“当然。”她笑了笑,“你不是说今天要去董事会?”
“事情提前结束了。”他走进来,将那份文件放在桌上,缓缓打开。
林疏桐低头一看,眉头微皱。
那是一份土地转让协议,位置赫然写着公司总部旁边的一块地皮,署名处,清清楚楚写着“陆景行”。
她抬头看他,眼神里带着疑惑:“这是……”
他嘴角轻扬,语气柔和却坚定:“我把公司旁边那块地买下来了,专门为你建一座‘梦想工坊’。”
“梦想工坊?”她愣住。
“对。”他点头,眼中带着几分期待,“你可以在那里培养年轻建筑师,也可以设立公益课程,给那些有潜力但没钱上学的孩子们提供机会。”
林疏桐怔住了,眼眶不知为何突然有些发热。
她没想到,他会记得她说过的话——那个关于建立一个免费建筑教学空间的想法,是她在一次闲聊中提起的,当时只是随口一说。
“你真的……买了地?”她声音有些哽咽。
“嗯。”他点头,语气平静,“只要你愿意去做,我就让它变成现实。”
她低下头,看着那份协议,仿佛能透过纸张看到未来孩子们奔跑在教室间的模样。
这一刻,她终于明白,陆景行不是在宠她,而是在支持她的梦想。
私人律师敲门进来,递上一份电子报告:“林小姐,刚收到消息,‘追光者’项目获得国际建筑大奖提名,评审委员会特别指出:该项目不仅展现了建筑之美,更体现了人文关怀。”
林疏桐接过报告,只扫了一眼,便轻轻笑了。
“这不是为了奖项。”她抬眸,语气坚定,“是为了让更多人知道,我们值得拥有更好的生活。”
私人律师点了点头,退出了办公室。
屋内重新恢复安静。
林疏桐转身走到办公桌旁,翻开“归途”的设计图,目光落在其中一面墙的设计稿上。
那是整个社区最核心的一面展示墙,她原本想用它来做社区历史介绍,但现在,她有了新的想法。
她拿起笔,在纸上勾勒出几个轮廓,脑海中浮现出一些年轻设计师的面孔。
如果……
她忽然想到什么,正准备开口,陆景行已经先一步说道:“高律师刚才打电话来说,提议举办一次建筑展览,展出‘归途’系列作品。”
她一顿,抬头看向他:“你是不是早就在计划什么?”
他笑而不语。
她看着他,心中一阵暖流涌动。
他们曾是彼此防备的陌生人,如今却能并肩同行。
风暴还未完全过去,但她已经学会如何在风雨中站稳脚步。
她靠在椅背上,望向窗外。
阳光洒进屋子,照亮了图纸上那一面空白的墙。
那里,将书写新的故事。
也是她人生新篇章的起点。
她站在这座城市的新起点,身后是他为她买下的土地。
风轻轻拂过她的发梢,仿佛也带来了时光的低语。
高律师提出的建筑展览计划,在林疏桐眼里迅速变成了一场极具意义的文化事件。
她不再只是一个被安排的角色,而是亲手将“归途”项目的理念传递出去的主导者。
她邀请了几位曾在她手下实习、如今崭露头角的年轻设计师,一同策划这次展览,从主题到布展细节,每一个环节都亲力亲为。
当展馆的设计图铺开在会议桌上时,林疏桐的目光停留在其中一面空白墙上。
那一刻,她脑海中浮现出自己过往的一幕幕——那些被大公司退回的设计稿,那些被嘲笑不切实际的构想,那些因现实而被迫放弃的梦想。
她拿起笔,坚定地在图纸上写下:“那些被否定的梦想,终将成为现实。”
“你真的要展出这些?”一位年轻的女设计师小心翼翼地问。
林疏桐笑了,“不是为了展示失败,是为了告诉所有人,每一个梦想都有价值,只要你不放弃。”
而在另一端,陆景行也没有闲着。
婚礼筹备期间,他带着林疏桐回到了他们最初相遇的地方——那家街角的小咖啡馆。
那天的雨声与咖啡香气交织,成了她记忆中最温柔的一幕。
可这一次,咖啡馆的角落早已换了一番模样。
藤蔓缠绕的灯光垂落下来,柔和的光晕映照着桌上的白玫瑰和一本翻开的笔记本。
那本笔记本里,密密麻麻写满了陆景行这些年对她的观察与心绪。
“你知道吗?”他站在她面前,声音低沉却坚定,“我原本以为,婚姻不过是一纸契约,一场交易。”他顿了顿,眼神认真得像是要把她说进心里去,“直到遇见你。”
林疏桐静静地看着他,唇角微扬,却没有打断他的话。
“你让我明白,爱不是占有,是尊重;不是控制,是成全。”他说着,从口袋中掏出一枚戒指——没有奢华的钻石,只是一圈简洁的铂金,内侧刻着一句话:“唯你,是我余生的意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