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组办公室内,突然响起年轻组员的惊呼声:"组长,有重大发现!"他的声音里带着难以置信的震惊,将一份文件投影在墙上。"
这是陈岩石居住的'夕阳红养老院'的真实资料。表面上这是一家普通养老院,实际上是京州市富豪的私人会所,会员制,每年会费就高达两百万,每月基础费用更是高达20万!"
屏幕上显示着养老院的内部照片:恒温泳池、私人影院、米其林级别的餐厅、甚至还有专属的医疗团队。每一间套房都装修得极尽奢华,堪比五星级酒店的总统套房。
"而陈岩石的费用,"组员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每月仅象征性收取2800元,和普通退休干部的养老院费用差不多!"
蒋满红盯着屏幕,若有所思地说:"看来这些富豪看中的不是陈岩石那点养老费,而是他在汉东的名声。
当年他举报赵立春闹得沸沸扬扬,虽然没扳倒赵立春,却树立了自己刚正不阿的形象,成了'汉东脊梁'。这些富豪想着和他做邻居,说不定哪天就能派上用场,用他的名声给自己撑场面,或者...寻求某种庇护。"
"更惊人的是这个。"组员又调出一份厚厚的举报记录档案,"所谓的'汉东第二检察院',大部分匿名举报信都来自这个养老院!
很多举报线索都指向汉东的各级官员,有些甚至直接送到了ZY。
看来陈岩石这些年收到的举报线索,背后都有这些富豪的影子。他们可能是想借陈岩石的手,清除商业上的障碍,或者打击竞争对手。"
深夜,沙瑞金的办公室依然亮着灯,灯光透过百叶窗,在走廊里投下斑驳的光影。
他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面前摊开着陈岩石案件的调查报告,一份又一份,像一座座沉重的山。
当他看到陈海的晋升档案时,眉头紧锁,手指在文件上划过,留下清晰的压痕。
按规定,以陈海的功绩和资历,最多只能晋升到正科级。
可他38岁就破格提拔为副厅级,成为汉东省检察院反贪局局长,这在正常的干部选拔体系中几乎是不可能的。
更关键的是,几份关键的晋升推荐材料都存在明显的疑点,推荐人签名的笔迹不一致,考核评语也像是出自不同人之手。
就在这时,田国富敲门而入,神色凝重,额头上带着细密的汗珠:"书记,Z纪委张海洋副书记亲自过问陈岩石案件,特别提到要彻查陈海的晋升问题。
他还暗示,这可能牵扯到当年赵立春在汉东的人事布局。"
沙瑞金摘下眼镜,揉了揉疲惫的眉心,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看来这背后的水比我们想象的更深。
当年陈岩石举报赵立春,看似是正义之举,实则可能是两人演的双簧。陈岩石帮赵立春树立清官形象,做给上面和老百姓看,而赵立春则在暗地里回报,给陈岩石的儿子陈海大开绿灯,让他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
汉东的灯火在远处闪烁,像一片迷离的星海,却也隐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秘密。"赵立春这步棋下得真够长远的,用一个'清官'的名声,换来了自己在汉东的稳固地位,还顺便卖了陈岩石一个天大的人情。而陈岩石,也借着这个名声,在汉东官场站稳了脚跟,甚至成了某种'道德标杆',暗地里却做着权钱交易的勾当。"
与此同时,祁同伟的办公室内灯火通明,巨大的红木办公桌中央,摊开着大风厂的股权结构图和相关财务报表。
秘书匆匆进来,手里拿着一个密封的档案袋:"祁书记,蔡成功和郑西坡的审讯录像已经送到,这是剪辑后的关键片段。"
祁同伟接过档案袋,没有立刻打开,而是靠在椅背上,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
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眼神中闪过一丝了然和不屑:"没想到啊,汉东百姓口中敬仰的'陈老',背后竟有这么多不堪的秘密。什么'汉东脊梁',不过是个披着道德外衣的伪君子罢了。"
他打开档案袋,取出里面的U盘,插入电脑。屏幕上很快出现了蔡成功和郑西坡的审讯画面,他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表情,都被祁同伟尽收眼底。
看完录像,祁同伟拿起加密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通知下去,密切关注陈岩石的动向,派人24小时监视。
还有,把陈海的所有资料,包括他从大学到工作的每一个细节,都重新梳理一遍,我要最详细的报告。"
挂了电话,祁同伟走到窗边,看着省委大院里那棵枝繁叶茂的香樟树。
在陈岩石居住的"夕阳红养老院"里,夜静得可怕,只有远处传来的几声犬吠。
老人正坐在摇椅上,手里拿着一张泛黄的老照片,照片上是年轻时的他和赵立春,两人站在一片田野前,笑得一脸灿烂。
床头柜的暗格里,整齐地摆放着泛黄的信件和账本,记录着他几十年来的"奋斗"与"收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