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保国带领的战船武装护送下,周皋到威海卫左千户所赴任,李勇则直接去登州、皮岛,做点军火、军需“小生意”。随行还有2000金山新军,经混编后,其中一半是辽人。有1000人将留下随周皋长期驻守烕海。而王保国的净海行动北路分队,则将正式更名为威海水师,下辖1艘盖伦船、4艘福船、10艘苍山船、20艘沙船,1000人的水手和500人的陆战队,水师的基地选择威海港。
周皋带着金山新军浩浩荡荡登陆,和原卫所千户完成交接后,立刻甩开膀子大干一场——反正现在有军队撑腰,谁还管什么温良恭俭让?学着吴淞卫所的套路,一顿操作猛如虎,土地改革说干就干!
按照金山的"优良传统",土地强行赎买(其实就是强买强卖),然后统一三成收租,原卫所的军户、匠户瞬间感动得热泪盈眶:"这届领导真大方!"所有百户和老军户要么转业当农民,要么送去金山卫军训半年,接受"思想改造"——改造合格的才能回山东继续当官,不合格的?那就继续回炉重造吧!
孩子们倒是挺幸运,被集中送去新开的蒙学堂,李勇以前去学堂泡汤青雨时,经常教育小朋友说:"不识字的孩子不是好孩子!"——这话从他嘴里说出来,不知道为什么格外有说服力。
妇女们也没闲着,直接打包送进"大华纺织山东分厂",开始为山东经济"添砖加瓦"。这体现了李勇常说的“妇女能顶半边天”的理念——虽然他自己家里是妇女能顶整个天,两位红颜知己天天管着他,但丝毫不影响他继续宣扬这个理念。
在金山,闲人?不存在的!每个人都在李勇的"宏伟事业"里发光发热——当然,有人背地里骂他是"铁公鸡算盘精",但神奇的是,大家骂归骂,干起活来却一个比一个卖力。要说发工资这事儿,在大明商界,李勇绝对算得上"业界良心"。公司化改制后更绝,所有员工一夜之间都成了"股东",虽然股份可能还没拇指盖大,但架不住大家就是爱这口!毕竟谁不喜欢一边打工一边幻想自己是"公司老板"呢?这波操作,李勇属实是把人性拿捏得死死的。
周皋学着李标的样子,把金山-吴淞模式在威海卫复刻得那叫一个丝滑。李勇的理论很简单:"咱控制的土地,就得长出咱的庄稼!"翻译成人话就是——必须全面金山化,谁也别想搞特殊。
喜欢水煮大明请大家收藏:(www.2yq.org)水煮大明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