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的屯子,冬日的阳光懒洋洋地洒在雪地上,反射出一片耀眼的光芒。靖王府在这银白的世界里,显得格外热闹。林晚晚和萧玦在这屯子里生活了好些年,东北的风土人情早已深深融入他们的生活,而萧玦,这位曾经高冷的靖王殿下,也被东北文化“侵蚀”得彻彻底底。
这天,萧玦刚从院子里溜达回来,嘴里还嘟囔着:“这天儿可真冷,咋整呢?”这话恰好被路过的老栓听到了。老栓是屯子里的热心肠,平时就爱凑个热闹。听到萧玦这话,他眼睛一亮,觉得这“咋整”俩字儿特别有意思,顺口就接了句:“王爷,您说咋整,咱就咋整!”萧玦一愣,还没反应过来,老栓已经乐呵呵地走了,嘴里还不停念叨着“咋整,咋整”。
打从这天起,老栓逢人就说:“王爷说的‘咋整’这词儿,真是太实用了,你们说是不是?”一来二去,“咋整”这俩字就在屯子里传开了。不管是家里的水缸冻裂了,还是孩子调皮捣蛋不听话,乡亲们嘴里都会冒出一句:“这可咋整呢?”甚至有人遇到拿不定主意的事儿,就会说:“走,找王爷问问咋整!”
萧玦呢,一开始还没太在意,直到有一天,他出门溜达,一路上听到的全是“咋整”。一个大妈对着自家漏风的窗户犯愁:“这窗户眼瞅着透风,咋整啊?”旁边的大爷接话:“要不咱去问问王爷,看王爷说咋整。”萧玦听着这些话,不禁无奈地叹了口气。
回到王府,萧玦找到正在屋里逗孙子玩的林晚晚,苦笑着说:“晚晚,你瞅瞅,现在这屯子里到处都在说‘咋整’,都是你把我‘带跑偏’了……这好好的话不说,都学上这句了。”
林晚晚挑了挑眉,一脸得意地说:“咋的?嫌我东北话不好使?这‘咋整’多实用啊,遇到啥事儿,一句‘咋整’,啥烦恼都能说出来。再说了,这屯子里的乡亲们喜欢,你还不乐意啦?”
萧玦被林晚晚怼得一时语塞,想了想又说:“我不是不乐意,只是觉得这事儿有点奇妙,就因为我说了那么一句,咋就成了屯子的口头禅了呢?”
林晚晚笑着说:“这你就不懂了吧?咱东北话那是朗朗上口,简单直接。你想啊,乡亲们过日子,遇到事儿可不就得问‘咋整’嘛。你呀,就别纠结了,入乡随俗。”
萧玦无奈地笑了笑,说:“得,被你这么一说,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儿。只是往后出门,到处都听到自己说过的话,感觉怪怪的。”
林晚晚拍了拍萧玦的肩膀,说:“习惯就好啦!说不定以后啊,这‘咋整’还能传到京城去呢,让那些京城的老爷太太们也感受感受咱东北话的魅力。”
正说着,小孙子萧宝在一旁奶声奶气地说:“爷爷,咋整呀?宝的玩具坏了。”萧玦和林晚晚听了,忍不住笑了起来。萧玦抱起萧宝,说:“宝啊,咱看看能不能修好,要是修不好,咱就再想咋整,好不好?”
萧宝懂事地点点头,说:“好,听爷爷的,咋整都行。”
这边祖孙俩正说着,管家走进来禀报道:“王爷,王妃,外面有几个乡亲求见,说是遇到了难事,想问问王爷该咋整。”
萧玦看向林晚晚,林晚晚笑着说:“得,你看,说曹操曹操到,人家都找上门来了。去吧,发挥发挥你王爷的智慧,给乡亲们出出主意。”
萧玦无奈地站起身,整了整衣衫,朝客厅走去。林晚晚则跟在后面,准备看热闹。
到了客厅,几个乡亲赶忙行礼。为首的李大叔皱着眉头说:“王爷,我们几个今儿个来,是想问问您,这年关将近,村里的路还是坑坑洼洼的,一下雪就泥泞不堪,大家伙儿进出都不方便,您说这可咋整啊?”
萧玦思索了一会儿,说:“李大叔,这事儿我也觉得得尽快解决。依我看呢,咱们可以组织一下村里的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大家一起动手,把路填平。至于材料,咱们可以用附近山上的石头和村里的泥土,您觉得咋样?”
李大叔听了,眼睛一亮,说:“王爷这主意好啊!咱咋就没想到呢?只是这组织人手,还得王爷您出面牵头啊。”
萧玦点点头,说:“这没问题,我来安排。大家齐心协力,肯定能把路修好。”
林晚晚在一旁忍不住插嘴道:“对呀,李大叔,大家一起干,这事儿就容易多了。到时候路修好了,咱们屯子的日子肯定越过越得劲儿!”
乡亲们听了,纷纷点头称是,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等乡亲们走后,林晚晚笑着对萧玦说:“你看,一句‘咋整’引出这么个事儿,最后还能帮乡亲们解决难题,多好呀!”
萧玦笑着说:“还真是,看来这东北话不仅有趣,还能办实事儿呢。”
日子一天天过去,在萧玦的组织下,屯子里的年轻人纷纷响应,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大家你搬石头我填土,没过几天,村里的路就变得平坦起来。乡亲们走在新修的路上,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对萧玦和林晚晚更是感激不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