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三十六郡及各县治理完成,天下将尽归大秦。
此事尚需诸多部署,旧吏需替换,郡守、县令须由嬴正亲自任命。
郡县制刚刚起步。
章台宫内,父子对话。”奇儿,父王对你刮目相看。”
“淳于越借民意反噬自己。”
“你的谋略,让父王印象深刻。”
嬴正隐忍多时,此刻展露欣慰之情,对嬴奇倍加赞赏。”若将分封制与以往各国纷争相比较,每位秦国子民都会明白分封制的危害。
即便他们未必亲眼见证天下动荡,他们的后代必将经历战乱之苦。”
“这关乎到他们的切身利益。”
“只有经历过战火的人,才能真正懂得和平的珍贵。”
嬴奇轻声笑道。”奇儿,你对此理解得很深刻。”
“对普通百姓来说,战争无疑是不愿再经历的。”
嬴正点头赞同。”此事就此作罢。”
“不过奇儿,你这次帮了父王一个大忙。
儒家,父王早有整治之意,只是苦无借口。”
“这次淳于越自寻死路,正好给了我们机会,将儒家一网打尽。”
嬴正冷哼一声,毫不掩饰对儒家的厌恶。
这个时代的儒家,不过是空谈礼仪、表面道义之人。
满口仁义道德,实则只顾自身利益,对君王的忠诚形同虚设。
这种伪君子,既非嬴正所需,亦非嬴奇所愿。
于是,借这一契机,儒家被彻底清除。
虽仅处死了宫门前的五千儒生,但在秦帝国的追捕之下,中原大地上的众多儒生将被流放到边疆为奴,永世不得翻身。
比起直接处决,流放至荒蛮之地为奴的惩罚更为苛刻。
看看这些昔日高傲的儒者在边疆如何行事,听听他们在面对异族时的言辞,便知其真正价值几何。”奇儿。”
“那些宗室成员,你打算如何处置?”
嬴正问。”当年阻碍母后与父王结合的宗室中,还有几人尚存?”
嬴奇直截了当地问。”除嬴傒之外,其余皆已被我秘密除掉。
不然,何至于让他们如此惧怕于我?”
嬴正冷笑一声。
当年反对冬儿成为王后,首推李姬,其次是宗室。
他们总是搬出所谓的祖制宗法,强调身份高低。
至于朝廷中的其他权臣,大多随波逐流,附和而已。
然而,那些曾阿谀奉承的人都难逃嬴正的清算。
有的被罢官返乡,晚年凄凉;有的被排挤边缘,结局悲惨。
嬴正对这些人恨之入骨,怎会轻易放过?
“难怪嬴傒如此识时务,他知道父王留他一命是因血缘亲情。
即便他身死,宗室虽不再受重用,也不至于被彻底打压。”
嬴奇点头道。
在嬴奇眼中,宗室不过是可有可无的存在。
当然,嬴奇并非心慈手软之人,敌人终究是敌人,毫无缓和余地。
他今日询问,正是为了找出宗室中的仇敌,再一网打尽。
剩下的便可用作棋子,处理些琐事。”也算嬴傒识相。”
“不过你的出现,也是促使他自我了断的因素之一。”
“若非如此,他还打算扶持浮苏为太子,借此重返朝堂。”
嬴正淡然一笑。
历史确有记载,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宗室的身影便完全消失。
即使在秦末,也未曾见宗室挺身而出挽救局势。
显然,秦始皇在统一后,已将宗室打压至极点,使之彻底边缘化。
或许这一切鲜有人知。”奇儿。”
“你身为太子,掌管监国大权,已可说是掌控王权。”
“今日父王想听你谈谈如何运用王权,如何理解王权。”
嬴正带着几分试探问道。
自己的儿子各方面都很优秀,仅凭掌管军权便让朝臣敬重畏惧。
今日废除儒家之事,更让嬴奇威望大增,无人敢轻视。”王权至高无上,不可逾越。”
“对天下百姓而言,皆受朝廷律法约束,但对王权来说,则是驾驭律法、治理天下。”
“在儿臣看来。”
“执掌王权后,无论朝中大臣还是天下黎民,都会对执掌者心生敬意。
王权在手,便可号令天下,掌控天下。”
“在朝廷臣子眼中,他们既敬服皇权,又依赖皇权。
他们的所有成就皆源于皇权,掌控皇权即是掌控天下。
首先要以皇权约束百官,使他们为自己效力,进而控制整个天下。”
“这就是我心中的皇权。”
嬴奇回答。”很好。”
嬴正面露笑意,颇为欣慰地说:“奇儿,父王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你对军正、皇权的理解独到而深刻,看来多年的领军经历让你深知权势的本质,更懂皇权的核心。”
“我岂能不懂?那时连你是我亲生父亲都不知道,我对皇权尚且心存敬畏,更何况那些大臣和百姓呢。”
嬴奇心中暗自不服。”当年父王曾对你提起,未来的大秦皇权继承者将掌握真正的皇权重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