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城县衙内。
谢珉握着狼毫的手悬在卷宗上方,墨汁在宣纸上晕开个小团。
隔壁值房传来贺铭与捕快们的笑闹声,她搁下笔,将沾了墨渍的纸揉成一团,扔到了一边重新撰写浮尸案的案的结案陈词。
贺铭向她表白完心迹之后,果真再未提过半句情愫,却在回衙门的路上对她处处照拂。这种若无其事的温柔,比直白的倾诉更让她无所适从。
于是她便窝在衙门写了一天的卷宗,尽量减少同他碰面。
二人终究不是一路人,没必要给他不存在的希望。
写完后,她将卷宗呈给赵怀德检阅。
赵怀德看着手里的卷宗满脸笑容,长眼恨不得眯成一条细缝。自从捡到谢珉之后,案件就不需要他操心了,她总是能又快有准地替他侦破案件。
他被贬谪之后本来忐忑的心情,也因为谢珉的省心而逐渐平静下来。
只要熬过这半年,安然的等着京城那边的调任过来就好了。
赵怀德想到这,愣生生觉得把谢珉给看顺眼了。
他和颜悦色地将卷宗收起来,起身拍了拍谢珉的肩膀,笑得见牙不见眼。
“小谢呀,今日拙荆准备了庆功宴,今日回家吃饭吗?“
听到家这个字,谢珉先是一怔,有些陌生,随后心头蓦然涌起一股温暖的感觉。
“好。”她欣然应允。
赵家的堂屋飘着浓郁的肉香,丫鬟正往八仙桌上摆青瓷碗。
赵蘅芷趴在桌上百无聊赖的看着手里的团扇,听见脚步声猛地抬头,鬓角的银铃发簪撞出细碎的响声。
“谢公子回来了?娘亲,可以吃饭啦!“
饭桌上的青瓷碗映着摇曳的烛光,谢珉品尝着被炖煮得肥而不腻的蹄髈,听赵怀德吹嘘当年在京城任职时的见闻,忽然觉得这样的烟火气竟有些烫手。
“我……我下个月要去宁州。”
赵蘅芷夹排骨的筷子“当啷“落在瓷碗里,汤汁溅湿了袖口,云锦外衫上立刻多了两点刺眼的污渍。
“为什么要走?“赵蘅芷有些发怔:“是爹爹惹你生气了,还是......还是我哪里惹你讨厌了?“
赵怀德夹着蹄膀的手悬在半空,小眼睛在女儿和谢珉之间来回打转。
他心里清楚,若谢珉真走了,衙门那些无头案怕要堆成山。可若留她在身边,自家女儿怕是要陷得更深。
这般纠结间,他竟憋出句言不由衷的挽留:“小谢啊,邺城好歹是你的主场,宁州人生地不熟的......”
“各位误会了。“
谢珉放下筷子,解释道:“我在宁州有位远房表舅,是开医馆的。此次去,一是探亲,二是想向他请教一下医术。“
她故意将“表舅”二字咬得极重,想要让她们放心,果然余光瞥见赵蘅芷攥紧的拳头慢慢松开。
“那……那你还会回来吗?”
对上赵蘅芷期待的眼神,谢珉觉得有些晃眼,别过脸笑道:“会吧。”
这两个字像是雨滴落在荷叶上,砸得赵蘅芷眼前泛起一股薄雾。
她为什么会说“吧”?那就说明不确定会不会回来了?
“那……那我能跟着一起去吗?”赵蘅芷低着头小声问道。
“胡闹!”
赵怀德猛地拍了下桌子:“你一个女孩子家家的,跟着他一个男人乱跑什么!你给我就在邺城待着!”
赵蘅芷眼眶一下子就红了,咬着下唇又气又急地看着赵怀德,最后突然站了起来,匆匆丢下一句“我吃饱了”就快步小跑离开了堂屋。
“蘅芷——”
“罢了罢了。”陈氏瞪了丈夫一眼,然后往谢珉碗里添了勺排骨汤:“别理她,小姑娘家家的闹脾气,等她想明白了自然就好了。“
谢珉还没搞清楚赵蘅芷为什么突然生气,就看见陈氏从袖中摸出个锦缎荷包。
她抓住谢珉的手,将荷包强行塞到了她手心里。
“赵夫人,使不得!我在衙门领了月俸,够用的。”说完,谢珉便按住陈氏的手,想要将荷包推回去。
她的手劲明明已经算是很大了,可此时使出全力也没能让陈氏的手移动一下,她看着陈氏带着笑容巍然不动,便猜到了她多半是有武艺在身上的。
“小谢这就见外了。虽然我们相处的时间不多,但我能感觉到你是个好孩子,出门在外多带些银钱终归不会出错,你便拿着吧......“
“实在不行,等你回了邺城再还给我便是了。”
话已至此,谢珉实在无法推辞,只能低声道了谢。
这些天的相处,她对赵怀德虽然印象不好,但确实被陈氏和赵蘅芷的热情率真折服。她之所以愿意协助赵怀德处理案子,除了她本身需要这份工作养活自己以外,还有就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帮陈氏分担一些。
她居然萌生了一丝不想离开的想法。
不过仅是一瞬间,她就将这种想法掐灭。
如果一日不为谢家平反冤情,她便只能东躲西藏,还会给身边的人带来麻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