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刚破晓,晨曦如同一层薄纱,轻柔地笼罩着保城。
城墙上,小鬼子们依照往日的慵懒习性,稀稀拉拉地走上岗位。
他们一边伸着懒腰,张大嘴巴打着哈欠,睡眼惺忪,对即将到来的变故毫无察觉。
就在这时,一阵细微却又密集的声响,从朦胧的晨曦中悠悠传来。
那是锹镐与泥土碰撞发出的“咔嚓咔嚓”声,此起彼伏,连绵不绝,恰似春日里蚕儿吞噬桑叶,细微却又透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一点点钻进鬼子们的耳朵里。
“这是什么情况?”
有鬼子疑惑地嘟囔着,原本漫不经心的眼神中,渐渐浮现出一丝不安。
随着太阳缓缓升起,晨曦慢慢消散,保城内外的景象就此清晰呈现。
这一看,可把城里的鬼子和伪军惊得合不拢嘴,下巴都快掉到地上了。
只见城外已然摇身一变,成了一个热火朝天的巨大工地。
城门外一里远的地方,一座座人工堆砌而成的“高山”拔地而起,山顶上一门门“巨炮”威风凛凛地矗立着,黑洞洞的炮口直指城内,透着十足的压迫感。
山后的壕沟蜿蜒曲折,如同一群蛰伏的巨蟒,正逐渐向着彼此延伸、合拢。
再往更远处望去,密密麻麻全是忙碌的人群,有的在奋力挖掘战壕,有的在精心修筑工事,还有的在烧水做饭,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气。
一面面鲜艳的红旗在风中烈烈招展,锣鼓声震耳欲聋,热闹非凡,好一派生机勃勃的战斗景象。
鬼子和伪军们瞪大了眼睛,仔细数着对方的旗号,这不数不知道,一数吓一跳,居然是八路军的五个旅、十八个团!
而那高高竖起的巨炮,粗略看去,竟有四五百门之多!
驻守保城的鬼子不过一个大队,拢共600人,再加上两个团的伪军,也就1000人左右。
面对眼前这铺天盖地的八路军部队和密密麻麻的大炮,无论是伪军还是鬼子,都吓得脸色惨白如纸,双腿止不住地打哆嗦。
不少伪军更是吓得当场失禁,裤子湿漉漉的一片,嘴里还在不停地念叨:
“就为了一个小小的县城,八路军居然来了这么多人!还有数百门的大炮!你至于吗?啊?至于吗?”
其实,这四百多门所谓的“巨炮”,是小七从现代学来的巧妙法子,用榆木制成的榆木炮,这可是她的秘密武器。
制作时,先挑选木质坚硬的榆树树干,将其精准锯倒后,截取一段最为合适的部分,再把它一劈两半。
接着,用凿斧等工具,小心翼翼地把中间掏空成槽,然后镶上铁皮或铁管当作炮膛。
等这一切完成后,把两半块严丝合缝地合起来,用铁丝或铁箍一圈圈紧紧绑扎牢固,在炮身尾部钻出安装导火索的小孔,最后装上用以稳定炮身的支架。
如此一番工序下来,一门口径达200mm的“巨炮”便制作完成了。
正所谓人多力量大,为了围困鬼子县城,小七带领战士们一鼓作气,准备了四百多门这样的榆木炮,而且数量还在持续增加。
然而,这榆木炮虽看着唬人,实际作用却有些局限。
它的射程非常有限,短的只有两百米,长的也不过三百米,发射的弹药还是普通的石子石块,杀伤力实在有限,主要也就只能起到阻拦鬼子的作用,想要靠它攻城,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鬼子大队长井上雄二,望着城外这令人胆寒的场景,脸色阴沉得好似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他一边心急如焚地命令通讯分队向上级发报求援,一边咬咬牙,下令一个营的伪军外出侦查情况,试图弄清楚八路军的真实意图。
一个营100多号伪军,在鬼子黑洞洞的机枪威吓下,哆哆嗦嗦、战战兢兢地走出了城门。
他们没走多远,就碰上了小七专门为他们准备的“见面礼”——子母连环蝎子雷!
走在队伍最前面的伪军,一脚踩空,只听“轰轰轰……”一连串震耳欲聋的爆炸声瞬间响起,几十颗地雷在伪军队伍里接二连三地炸开。刹那间,硝烟弥漫,血肉横飞,100多伪军当场就被炸得死伤大半,侥幸没死的,也吓得瘫倒在地,哭爹喊娘。
土山上的小七,放下手中的望远镜,嘴角的说道:“虽然黑火药威力不够,但架不住咱量大管饱!哈哈哈,困死这帮狗日的!”
没错,小七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强攻县城,她的主要目的就是围困加练兵!
对,就是要把这些小鬼子死死困在这里,一个月不行,那就三个月!
反正小七有的是时间和耐心,就陪着小鬼子慢慢的玩。
至于鬼子可能派来的援军,小七也早有安排,派出了两个旅的部队前去拦截。
沿途的防御工事做得那叫一个扎实,战壕一道接着一道,地雷一颗挨着一颗。
小七放话了,道路有多长,她的防御就有多长,主打一个弹性防御策略,同时还能顺带练兵,可谓是一举两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