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们眼中,明军已然是强弩之末,不堪一击,只要顺利穿过这片区域,便能踏入那承载着明军屈辱记忆的土木堡。
而居庸关在他们看来,根本无力阻挡其前进的铁蹄,仿若一只纸糊的老虎,一戳就破。
李自成亲率五万老营兵马坐镇中军,仿若一座巍峨的山峰,沉稳而威严;
前方是十六万精锐作为先锋,仿若一把锋利的长矛,锐不可当;
二十多万人马中,骑兵占了半数,马蹄声仿若雷鸣,震得人胆战心惊。
另有各路亲兵八万人组成后军,仿若一道坚实的后盾,这是大顺军中战斗力最为强悍的核心力量。
李自成踌躇满志,骑乘着高头大马,眼神中透着自信与狂妄,自认为哪怕面对鞑子的十万精锐,他也有必胜的把握。
殊不知,后来的石河子一战,将彻底戳破他这盲目自信的泡沫,他的信心,不过是建立在明军的腐朽衰败之上,仿若一座建立在沙滩上的城堡,一触即溃。
曹化淳目光冷峻,伫立在阵前,麾下那约两千四百名太监军,如同一把半张的弯弓,呈半弧型迅速散开部署。
这阵法,若是搁在应对大规模兵团冲锋的战场上,就如同纸糊的防线,极易被敌方汹涌的人潮冲垮。
好在他们此番执行的并非正面硬刚的大兵团作战任务,而是别出心裁,以十人为一组,化整为零。
这些小组个个身负重任,主要负责瞅准时机拉响地雷,以便随时如灵动的泥鳅般,展开散兵游击战术。
一百多枚地雷,仿若沉睡的猛兽,被精心分散安置在各个关键点位。
曹化淳心里门儿清,此番不求用地雷大量杀伤敌军,只要能像投入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层浪,搅乱敌军阵脚就行。
可这地雷究竟能发挥多大成效,他心里也直打鼓,没个底儿,只能咬咬牙,心一横:
先放手一搏,走一步看一步,后续再瞅准时机寻机袭扰。
至于那充满历史阴霾的土木堡,且看届时能不能另觅良机,给闯军致命一击。
也正因如此,远在京城的朱有建听闻这作战计划,眉头紧锁,对他们此番行动信心不足,毕竟他同样两眼一抹黑。
不清楚这地雷到底能有几分威力,在他这外行眼里,一切都充满了未知与变数。
未时的阳光,洒在这片即将被战火点燃的土地上,闷热中透着一丝诡异的静谧。
突然,“轰隆隆”一连串巨响打破了平静,地雷相继引爆,刹那间,地动山摇,硝烟弥漫。
说来也奇了,这一百多枚地雷,竟然无一哑雷,好似被施了神奇的咒语。
众人皆惊,也不知那些太监工匠们究竟在里头添加了何种神秘配方,就连白磷这等在常温下都难自燃的物质,都能在这气温不算高的时节,如同被唤醒的恶魔,熊熊燃烧起来。
当然,朱有建对此是一头雾水,他本就不通晓这些火器门道,更遑论知晓大明火器技艺的精妙之处了。
在他的认知里,火器就像是遥不可及的神秘物件,就连戚家军当年威震四方、装备精良的虎蹲炮一事,他都毫不知情。
毕竟不能指望一个历史门外汉,一夜之间就对大明火器技术了如指掌。
喜欢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请大家收藏:(www.2yq.org)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