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深知乱世之中,金银细软就是保命的本钱,便携带着积攒多年的家底,马不停蹄地逃往南直隶,试图在那寻得一片安稳之地。
可谁能料到,后来清军入关,吴三桂引兵南下,局势愈发混乱不堪,如同汹涌的波涛,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朱以海在众人的拥戴下,临危受命,出任南明监国。
值此内忧外患交加的危难之际,他仿若一位孤独的勇士,施展浑身解数,试图力挽狂澜,拯救南明于水火之中。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因南明内部国本之争激烈,各方势力矛盾重重,仿若一盘散沙,难以凝聚。
朱以海虽在抗清斗争中有诸多积极作为,却终究难以抵挡历史的洪流,宛如螳臂当车,致使南明迅速衰败。
最后,他客死福建,结束了传奇而又悲壮的一生。
平心而论,他算是明末老朱家四杰之一,也是鲁王系的最后一位传人,即第十一位鲁王,其一生可歌可泣,令人叹息。
这位朱以海鲁王,性格坚毅如磐石,极有主见,仿若一位能在乱世中掌舵的船长。
收到京城鲁地代表传来的讯息后,他即刻与当代衍圣公孔胤植展开了一场看似友好却暗藏玄机的交流。
说起这孔胤植,那也是个传奇人物,在历史的风云变幻中,左右逢源,仿若一条狡黠的泥鳅。
李自成进京时,他眼疾手快,仿若早就料到局势走向,当即上表,宣称愿为大顺之臣。
那变脸速度,比川剧变脸还快,摇身一变,成了大顺衍圣公;
待大顺政权垮台,大清铁骑踏入中原,他又毫不犹豫,再次上表,向大清表忠心,转而成为大清之臣。
短短一年时间,从崇祯十七年拜大顺,到次年拜大清,这般见风使舵的本领,便是那以反复无常着称的三国名将吕布见了,也要自叹弗如,佩服他改换门庭的神速。
这位孔胤植,年已五十出头,可保养得极好,面容红润,精神矍铄,若单看外表,全然看不出实际年纪,仿若被岁月格外眷顾,驻颜有术。
喜欢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请大家收藏:(www.2yq.org)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