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群刚刚从寿光折返而归、浑身散发着腾腾杀气、仿若凶神恶煞般准备再度攻入兖州府的匪军,如一股黑色的洪流,浩浩荡荡地路过此地。
三位世子抬眼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张狰狞扭曲的面孔,这些恶徒的眼中闪烁着嗜血的光芒,所过之处,仿佛连空气都被血腥味儿充斥。
三位世子目睹这般场景,顿时悲愤填膺,胸膛之中好似有一团熊熊烈火在燃烧,热血“噌”地一下涌上心头,涨红了脸。
他们梗着脖子,如同三只被逼至绝境却仍要扞卫尊严的猛虎,毫不畏惧地向匪军摆出了敌视的姿态,双眼圆睁,死死地瞪着敌人,试图用自己仅存的勇气,扞卫这最后的尊严。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他们手无寸铁,空有一腔热血,又如何敌得过这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穷凶极恶的悍匪。
匪军们看到他们的反抗,发出一阵狂笑,仿若看到了待宰的羔羊,旋即挥舞着大刀,蜂拥而上。
三位世子虽拼死抵抗,可终究寡不敌众,在一阵刀光剑影之下,惨遭匪军残忍绞杀。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的脑海中突然如同闪电划过夜空一般,闪过福王世子朱由崧曾经说过的话:
“北地已无生机,只有南地方有活路!”
彼时听闻此话,他们身处安稳之所,只觉是寻常感慨,并未走心。
如今身临其境,亲身感受着北地的绝望与凄惨,才惊觉这是至理名言,可一切都为时已晚。
就像一只无力回天的困兽,后悔已然来不及,只能带着无尽的遗憾,闭上双眼,奔赴黄泉。
明末那段血雨腥风的历史,朱由崧这话确实如同一把锐利的手术刀,精准地剖析出了当时的残酷现实。
彼时的北地,山河破碎,仿若被战火撕裂的画卷;
风雨飘摇,朝廷分崩离析,官员们纷纷背叛大明。
皇帝也被逼着自缢于煤山,成为了那段黑暗历史的沉重注脚,整个地区陷入绝境,城镇沦为废墟,百姓流离失所,生机全无。
仿若被死神笼罩的死亡之地,闯军霍乱后,又被清军再次霍乱。
东昌府这边呢,就好似一头沉睡许久的巨兽,反应着实有些后知后觉。
当匪军仿若一阵狂风,已然呼啸着离开山东,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般踏入南直隶地界。
所过之处只留下一片荒芜与死寂,东昌府的官员们这才仿若从一场悠长的睡梦中惊醒。
惊觉兖州府与济南府那边早已是乱象丛生、异象频出。
当地官员们此刻如梦初醒,慌乱地揉了揉惺忪的睡眼,这才匆忙召集人手,手忙脚乱地派出人员,如同没头的苍蝇一般四处打探消息。
可这些派出去的人,带回来的无一不是如重磅炸弹般、令人痛心疾首的噩耗。
听闻这些消息,官员们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下来。
事不宜迟,他们当即决定,以八百里加急的神速,派人马不停蹄地去往京城汇报山东这场惨绝人寰、仿若人间炼狱般的惨剧。
那信使快马加鞭,一路上风餐露宿,累得人困马乏,当终于赶到京城时,已然是三月十九日那个阴霾笼罩的下午。
喜欢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请大家收藏:(www.2yq.org)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