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恩见状,轻轻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劝道:
“主子不会吃了你,你倒是出去打听打听啊!也好为主子分担些事。”
心里却暗自思忖:
现今这疯魔了的主子,行事虽然乖张,但还不至于为难臣子,可要是搁以前,那位没疯魔的主子,心思就难测了,真要发起火来,可就不好讲啦!
这后半截心思,他自然是只敢在心底想想,嘴上可不敢吐露半个字。
“请王公教我!”
方正化此刻全然没了平日里统领的架子,姿态摆得极低,近乎哀求地望向王承恩。
论地位,他与王承恩其实不相上下,御马监统领虽说在声名上稍逊曹化淳一筹,可论及手中实权,二者却相差无几。
想当年,御马监那可是威风凛凛。在万历朝以前,实打实的编制足有四五万人,那阵仗,堪称真正的皇家精锐卫队。
内部精细划分为四营,分别是负责宫廷仪仗、展示神兵利器的仪仗营,武艺超凡、如神兵天降的神兵营,以骑兵冲锋陷阵、纵横驰骋的骑骧营,还有步卒整齐、攻守兼备的车步营。
御马监的将士们一旦外出卫戍,那都是能够直接统领一方卫所的,权力赫赫,哪像如今这般,连个主战营都算不上,着实落魄。
朱有建对此却浑然不知,他尚不清楚御马监曾经那般辉煌的职能,若他知晓,必然会大力扩充其规模。
现今各卫所早已腐朽不堪,号称九镇的军事要地都烂到了根子里头,朱有建哪敢轻易启用。
反观太监群体,人数如此庞大,若不将其整编成一支劲旅,实在是暴殄天物。
当下,由朝廷派发出去作战的军队,情况颇为奇特。
除了那些为求富贵、各自为战的游击队,主战场几乎都是太监们在冲锋陷阵。
宣府曹化淳、高起潜带着太监坐镇,抵御后金的关键防线依旧靠太监支撑,奔赴晋中的是太监,去往山东的还是太监。
朱有建此刻算是彻底看透了,心里不禁犯嘀咕:明朝咋就有这么多太监呢?
细究起来,皇家田庄的主事是太监,守护庄田的庄卫是太监,宫内各个监司衙门充斥着太监,各卫所里也有太监的身影。
除了禁军由武勋后代把控,其他地方几乎都被太监占据,就连守护皇陵这般庄重之事,也是太监负责。
明朝这般搞法,也难怪爱敛财的皇帝一抓一大把。
毕竟,不会搞钱根本养不活这么一大帮子人,而且这些人的俸禄可都是从内库掏银子发放的。
瞧瞧崇祯,为啥最后成了个破落户,还把江山社稷给断送了?
归根结底就是一个“穷”字。
兜里没钱,既不敢向那些富得流油的大户伸手,又不能找藩王索要,无奈之下,只能在穷苦老百姓身上搜刮银子,如此倒行逆施,国家能好得了吗?
嘴上说着征收辽饷是为了保护百姓,可现实呢,穷人都饿死了,还谈什么保护,难道是保护他们易子而食、啃食观音土吗?
照这般情形来看,朱有建也是被逼无奈。
他这是穿越到崇祯身上,为了活下去才不得不这般折腾,要是换位想想,他穿越成普通老百姓,就凭这世道,你看他会不会揭竿而起、奋起造反?
答案几乎是不言而喻的。
王承恩微微侧身,凑近方正化,压低了嗓音,将最近这半个月来主子身上发生的一桩桩、一件件稀奇事儿,事无巨细地娓娓道来。
方正化越听眼睛瞪得越大,嘴巴也不自觉地越张越开,那模样,仿佛嘴巴里都能塞进一颗鸡蛋,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神情,心里一个劲儿地犯嘀咕:
主子这是怎么了?
怎么变得这般魔性?
他暗自思忖,这魔性到底是好是坏呢?
思来想去,好像还真就不坏!
且看如今,主子学会了搞钱的门道,这一下,大家伙儿的日子都跟着好过起来,手头渐渐宽裕,前路似乎也有了奔头。
为了能长久地保住这来之不易的好日子,大家还真就得拼了命去维护。
想到这儿,方正化不禁又有些懊恼,暗自埋怨:
曹化淳那厮到底走了什么狗屎运啊?
怎么就赶上主子这等变化,跟着捞了不少好处。
紧接着,他的思绪又飘到了军事上头。咱们大明的火器,那可是种类繁多,足有数百种之巨,其中还有不少令人咋舌的毒弹,甚至连能自动爆炸的雷都有,强弩亦是花样百出。
按说有这般先进的武器装备,理应在战场上所向披靡才是,可现实呢?
过往的战绩却实在是惨不忍睹。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方正化满心疑惑,怎么也想不通。
他却不知,朱有建同样对大明火器的“表现”深感不解。
朱有建要是了解这大明火器背后的科技含量,保不准得被气个半死。
心里肯定会想:你说你都这么先进了,就凭这科技,哪怕拿到抗战时期,那都能掌控战局,可面对个区区骑兵,居然搞成如今这副狼狈样,也真是没谁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