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坊运作成功,豆渣也废物利用,变废为宝,完美收官,坐等收银子!接下来就要把堆积如山的油枯也变废为宝,收获更多的财富。大宋朝的肉食以羊肉为主,鸡鸭鱼为辅,牛是生产力官府注册管控,私自宰杀那是要坐牢罚银子的,猪肉为什么不被接受呢,第一是皇家禁吃猪肉,猪肉被称作贱肉,名声不好。第二宗教和中医原因,有些宗教也是禁止吃猪肉,中医认为猪肉有五毒,吃了五毒入侵身体危及五脏六腑。其实是猪没有经过阉割技术处理,猪肉腥气过重,烹饪方法单一只会炖煮,烤制也只是用盐和一些酱料,也不会也舍不得使用香料去腥增香。
这次我打算制作饲料,饲养一些牲畜用来推广我的饲料,养殖积累经验的同时让一些人成为专业的“养殖户”,我提供养殖饲料和养殖技术,把养殖风险降低,同时回收养殖户的牲畜粪便制造肥料,也回收养殖户养殖的猪,羊和家禽。
搞养殖首先要选定适合的地方,养猪要有水有山的地方,养羊要有大片儿草场的地方,目前通过询问父亲得知一个好消息邻村李家洼有水,有洼地,村子后面就是一座半坡山,竹林茂密,最重要的是后山有一个常年流水的山泉瀑布,很适合养猪,猪就喜欢在洼地滚烂泥,曾经有很多人家养过猪,可惜一场猪瘟死得干干净净,养殖户血本无归,为了还债只能卖房卖地,没房没地的只有卖儿卖女。
先让老管家去村里佃我家田种的佃农家里收购了一些保存好的麦秸秆和稻草,再又让长工赶着马车,马不停蹄地前往粮行。粮行里弥漫着粮食的香气,各种谷物堆积如山。老管家来到存放麸皮和糠皮的区域,仔细查看它们的成色。麸皮色泽金黄,散发着淡淡的麦香;糠皮则带着稻谷的质朴气息。老管家与粮行老板讨价还价,最终敲定了合适的价格,以两文钱一斤的低价,把粮行里面的麸皮和糠皮全部买了。
随后,老板让伙计将一袋袋麸皮和糠皮搬上骡车。老管家和粮行老板站在一旁,认真清点数量,确保没有差错。一切准备就绪,两辆骡车缓缓启动,满载着麸皮和糠皮驶向沈家村榨油坊。这些看似普普通通的麦麸皮和糠皮,经过和捻碎的油枯,铡碎的麦秸秆,铡碎的稻草合理配比利用,将发挥出巨大的价值,为后续的养殖提供饲料来源。
这次做饲料我打算在李家洼买一块地建一个饲料加工厂,雇佣想养猪养羊的农户加工饲料。回家和父母商量,父母都非常赞同和支持,让我拿了两壶5斤菜籽油和两份点心酥皮面包和奶油饼干,带上管家亲自陪着我坐上马车就去李家洼找李村长和李氏族长商量这个大事,两个村子离得不远,不到一会儿,马车就停在了李村长家大门口,管家先下去通报一下,我拎着礼物跟着父亲走到大门口等候,不一会儿李村长带着几个儿子快步出来迎接,我们送上一份礼物,相互寒暄几句就把我们迎进了客堂,听完我们的来意之后,亲自带我们去族长家,族长家是村子里最大的一座两进院砖瓦房,村长进去禀告,不一会儿族长的两个儿子出来迎接我们,互相见礼后把我们请进了客堂,远远的就见李村长陪着族长客堂门口等候我们,我赶忙作揖行礼,双手送上礼物,父亲和族长见礼后,分宾主坐下,我也坐在父亲的下手,管家站在父亲后面。先由父亲说了大概来意,再由我说了具体事宜。族长听后觉得雇佣李氏家族的人可以,外姓人来李家洼买地不行,只能租,而且租的地只能是族长和村长指定认可的地方。等村长族长和族里人商量好了,派人过来通知我们。商量好了我们就告辞坐上马车回家了!
时间不等人,过段时间就要秋收了,到时候建盖房子请不到人手,先把以前帮我建盖榨油坊和豆腐坊的那些能工巧匠请来先在榨油坊旁边的坡地山盖一个工厂,村子最偏远靠山脚的地方建盖个养殖场,暂时垒十个猪圈,三个羊圈!还是以沈家村为根基,发展壮大起来吧!现在知道了封建社会土地就是家族的安身立命的根基,冒然的参与别的家族得不偿失,让苏瑶找出工匠们留下的地址,誊抄一份拿给老管家,让他明天安排一下,明天让下人去联络工匠们,尽快过来帮我建盖厂房和养殖场。来不了的帮忙介绍几个过来帮我建盖。
第二天先请来沈家族长,里正和父亲把要建盖厂房和养殖场的地块让老管家丈量好土地面积厂房占地二十亩多一点,养殖场十二十五亩还带一片河滩,因为都是荒山荒地,所以里正在收了一壶五斤菜籽油油和一个装满酥皮面包和奶油饼干的大礼盒后,大方的做主以一两五钱银子一亩地的价格卖给了我。
并且出了两份地契,签字画押盖上里正章,父亲是村长也签字画押盖上村长印章,族长作为见证人和交易保人也签字画押,盖上族长印章,这样两份白契书就完成了,里正也是个热心爽快人,让我们带上契书送他回去,顺便去衙门缴纳土地交易银子和契税,办理换成红契书,老管家亲自赶车送里正和我去衙门办理红契书,坐上马车我马上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十两散碎银子的钱袋塞进了里正的手里,让他到了衙门帮我打点一下,办理好红契书,里正见我懂人情世故,也就不客气,收起钱袋,承诺一定帮我办得妥妥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