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后院,父母亲已经站在堂屋面前翘首以盼。父亲穿着一件剪裁得体,雍容华贵的丝绸装,双手背在身后,眼睛紧紧盯着我们来的方向;母亲身着素雅的丝绸装,头发整齐地挽在脑后,头上插着一根价值不菲的玉簪子,脸上带着藏不住的期待。见到我们归来,他们原本略带忧虑的神情瞬间消散,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眼中满是欢喜。
我和苏瑶马上给父母行礼叩拜。我双膝跪地,额头轻触地面,心中满是对父母的感恩。苏瑶也跟着我一同行礼,动作端庄又优雅。母亲急忙上前,双手将我们扶起,嘴里念叨着:“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她的手温暖而细腻,轻轻抚摸着我和苏瑶的脸庞,眼神里满是慈爱。父亲则在一旁笑着,虽然没说什么,但那微微泛红的眼眶泄露了他内心的激动。
随后,母亲拉着苏瑶的手,热情地说道:“一路奔波累坏了吧,快进屋,我给你们做好吃的。”父亲也招呼着下人帮我拿些东西。一家人说说笑笑地走进堂屋,堂屋里宽敞明亮,映照着我们幸福的脸庞,温馨的氛围弥漫在每一个角落。
父亲听了我的询问,脸上那一道道岁月刻下的皱纹都舒展开来,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缓缓地坐在老旧的木椅上,指了指旁边的凳子,示意我坐下。“你二哥啊,去族里谈合作的事儿了,说是能给咱们沈氏族里带来很多利益和好处”父亲的声音带着几分自豪。
说到家里,父亲摆了摆手,“家里一切都好,你不用担心。地里的庄稼自从施了你教猪场沤的肥料长得不错,收成最少多出三成。”接着,他又兴致勃勃地跟我讲起沈家村的项目。“村里的那些项目都进行得顺顺当当的,那养殖场大棚里的鸡鸭吃了饲料,长得又快又肥,几乎都是一天一个蛋,羊也是长得膘肥体壮的,还生了好多小羊羔,都分给了养殖户回去饲养。猪圈里的猪已经生了几百只猪仔,都按照之前的约定赊账给了养殖户拿回去养,如今猪圈里也养得满当当。”父亲眼神里闪烁着光芒,“大家的干劲都可足了,就盼着日子能越过越好。”
我看着父亲那满是喜悦的神情,心里也跟着暖烘烘的。父亲又站起身来,拍了拍我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现在村里发展得有起色了,多亏了大家一起努力,你二哥已经在你们的厂房旁边给你们建盖了一座三进院的青砖大瓦房,如今是小翠带着几个丫鬟厨子住在里面,替你看守着产业,你啊,有空也多回来看看,给咱出出主意。”我点点头,心中涌起一股对家乡的眷恋和责任感。我仿佛看到了沈家村的未来,一片生机勃勃、繁荣昌盛的景象。
看时间还早,我便笑着对父母说:“爹娘!时间还宽裕,我带着苏瑶出去溜达溜达散散心,顺便去产业园瞧瞧,再和村里的人唠唠嗑。”父母欣然点头,让我们早去早回,晚上设宴为我们接风洗尘,说话间眉眼间满是对我们的关爱之情。
辞别父母,我们一行人漫步在乡间小道,微风轻拂,送来阵阵泥土与青草混合的芬芳。沿途,村民们热情地跟我们打招呼,脸上洋溢着质朴的笑容。
不大一会儿就来到了河边的产业园区,远远就看到厂房旁边矗立着一座气势磅礴的青砖大瓦房,来到大门口,萧护卫赶忙上前去扣动门环,不一会,厚重的木门“吱呀”一声缓缓打开,一位身着朴素但神情和蔼的老者出现在众人眼前。他微微眯着眼,打量着众人,听说是主家回来了,随后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对着我和苏瑶连连作揖告罪,说是有眼无珠,不知是主家亲临,望主家原谅,随即躬身将众人迎了进去,马上吩咐丫鬟去找小姐报喜。
来到院内,走进屋内,就看到屋内布置得十分典雅,正中摆放着一张方桌,两侧是古朴的木椅。墙上挂着几幅山水水墨画,透着一股宁静悠远的气息。穿过堂屋,来到后院,竟别有一番天地。几株翠竹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旁边的小池塘里,荷叶田田,粉色的荷花娇羞地探出头来。
众人刚刚坐下稍作歇息,突然间,一阵纷乱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地传来,仿佛有一群人正急匆匆地朝这里赶来。这阵突如其来的声响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众人纷纷抬起头,循着声音的方向望去。
不一会儿,只见小翠风风火火地领着一群人走了进来。他们的步伐显得有些匆忙,神色间透露出一种急切和期待。小翠一踏进房间,便高声喊道:“少爷,小姐!你们回来怎么也不提前让人捎个信儿啊,害得我们都不知道你们什么时候到,也没办法去迎接你们。”
她的声音清脆而响亮,在房间里回荡着。话一说完,小翠便领着身后的那群人齐刷刷地跪了下来,对着苏瑶和我磕头行礼。苏瑶见状,连忙快步上前,伸手将小翠一把拉起,同时说道:“快快请起,小翠,不必如此多礼。大家都起来吧,有什么话站起来说就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