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子,这半个月来,过得如何?”
众人回答:“很好,此乃人过的日子也。”
杨平呵呵一笑:“尔等还想过样的日子吗?”
“想!想!……”
杨平神色一变,严肃的说道:“我给尔等许诺过,春耕之前给你等分土地,使你等可安居乐业。看来,吾要失信了。”
看着骚动的人群,杨平心中无奈(人就是这样,许诺的好处没有了,任谁都会愤怒),举着大喇叭说道:“前时,营中有童谣曰‘曹阿瞒,喜屠城,人肉捣泥制军粮!’
今曹阿瞒出大军三万南下,已屯兵版梁,距我等不足两日路程。
曹阿瞒其人,前时假借为父报仇之名,在徐州屠城数十,刀下亡魂百余万,死尸堵塞泗水河,河水不流,乃淹没两岸。
温侯吕布袭曹阿瞒后路,曹军少粮,乃捣人肉为糜,制作军粮。”
说到这里,杨平停顿了一会儿,让晒谷场上众人自己思量一下,感受一下恐惧。
“曹军到时,如何奈之?如何奈之?!”场中人群中开始有人惊惧的嘀咕,最后竟是一片“如何奈之”的声音,有胆小者,已然瘫坐于地,隐隐有哭声传来。
杨平俯视全场,见场中穿着竹甲的士兵,在骚动中仍持竹矛而立、坚守纪律,心中稍安。
举起大喇叭,大喝道:“二三子,汝等愿为肉糜军粮耶?”
众人无声,少卿,有老者伏拜于地,“请都督救我等也。”余者听闻,亦伏拜于地高呼:“请都督救我等也。”只余场中两千多军士傲然挺立。
“二三子请起,吾自有妙计供尔等活命。”杨平在众人起立后,侃侃而谈:“吾本想在此地给你等分田立舍……
然,古人有言,树挪死、人挪活。曹军远来,粮草难得,不利久战。你等只需向南迁二百余里,至汝河之南,即可避开曹军兵锋。
我等将在汝河之南,依河而守,曹军必不得过!我等可在汝南开荒建屋,再建家园也。
二三子,可愿南迁?!”
众人应道:“愿从都督南迁。”
搞定八千多民众,杨平对着在场上站立的两千多士兵说道:“将士们,我等家人将迁汝南,曹军必然追击!
本都督欲带尔等前去狙击曹军,为我等家人南迁争取时间。
二三子可愿相随。”
“哗!”两千多人以竹竿捣地,大声回应:“我等愿随都督前去狙击曹军。”
声震全场,军心可用!
其实也由不得这两千多人拒绝,原因很简单,十多天时间里,杨平给这些参军的人,全部给配发了媳妇,有了家人。
在杨平灌输的思想中,他们这些一天吃三顿的军士,就是要为家人而战的。
杨平决定再给这些军士上一口兴奋剂,举着喇叭大声问道:“二三子为何人而战?”
“哗!”又是竹竿捣地,大声回应:“我等为家人而战!为活命而战!”
“壮哉!散会后,尔等当与家人作别,整理好武器装备,明日五更起床,饭后我等出征,前去狙击曹军!”
在任命军官后,杨平宣布解散。
确定明日要随杨平出征的兵士们回到住所,一个个卖力的耕耘着,九个多月后,杨平的辖区内迎来了一大波婴儿潮……
解散后,杨来到魏家坞堡的工坊。被他任命为两个后备旅旅长的宁季和石臼,分别向他汇报道:“禀报都督,庄园内所有可用的木材、竹料,都被我等制成双轮架子车。
用都督交给我等的流水线操作法,目前已制成六百余架,剩余材料,仍可制成一百余架,后天出发前可全部完工。
另外,都督交代制作之器械,已全部制成,不会耽搁都督明日出征。”
宁季报告道:“都督教我等制作的农具,如曲辕犁、楼车等,我等已全部掌握其制造方法,并制作百余套,剩余材料仍可制成近千套,我等会在路上加紧赶制,不会耽搁我等到汝南以后的春耕。
另外,都督所交代之陶盘,加上今晚将出窑的,共可得五千余件,明日都督出征便可带上。”
杨平看着眼前两位不到三十岁,就已经和小老头没什么区别的汉子,亲切的拍了拍二人肩膀,说道:“此战若击败曹军,你二人当属头功!”
“不敢当,不敢当!”两位原本魏家坞堡内的牛马,此时是谦虚中带着骄傲。
“当得,当得。若没有你们制造的器械,我军此次面对曹军,是没有任何胜算的。”杨平毫不吝啬自己的夸奖。
对二人说道:“你二人是我们最宝贵的人才。此次出征,你们这两位旅长就不用去了,留在营地内协助陈副都督迁移,到汝南后,尽快的制造农具进行春耕,这才是重中之重。”
在视察了兵器工坊后,杨平带着宁季、石臼,来到了他的卧室,说是卧室,其实也被拆得差不多了!
房间里另有十四人在此等候,包括杨平刚刚任命的两个旅长黄正、马河。
他们这十七人是干什么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