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他下令在许县周围布下三座大营,其目的就是将张辽的骑兵阻隔于许县之外十里。
昨日的撤军是真的,但撤的却是版梁大营聚集的万余溃兵,以及抓捕的许县附近的三千名百姓。
这支大军由曹洪、毛玠二人作为主帅带领,夏侯惇也随行。
他们的作用就是掩人耳目,让杨平和张辽觉得曹军确实已北归,进而吸引张辽的骑兵对这支大军进行追击骚扰。
撤军前,曹操和曹昂也有一段对话:
"吾儿,以汝对杨平之了解,如若知道我等北归,他会如何行事?"
当时曹昂思考了很长时间,才试探着说道:"儿观杨平此人有大志,其所以帮刘辟四贼守临颍后路者,实为在四贼之中树立威信,意图后事也。
儿猜测杨平之目标,或许为夺取四贼部众,占据汝南郡。
依此推测,杨平得知我军北归,应有一半几率回汝南,有一半几率会率部北上截击我军。"
曹操看着曹昂,欣慰地笑了:“吾儿,此战我军虽失利、损兵折将,然,我儿经过战阵磨砺,已有统帅之才亦,
故此,战于为父而言,乃大胜也!"
随后,曹操神色变得严肃,对曹昂道:"为父料定,杨平必会截击我军!"
曹昂疑惑地问道:"父亲为何会如此觉得?"
曹操斩钉截铁地说道:"就凭‘曹阿瞒,喜屠城,人肉捣泥制军粮’这个童谣,为父已把杨平当做生平大敌!
就凭他有资格作为父的生平大敌,他就必定会出兵截击我军,这是强者之间的感应。"
那童谣的威力有多大?曹昂是一清二楚的,但不曾想父亲会对杨平有如此高的评价。
"生平大敌",就连袁绍都没有得到曹操如此评价。
于是曹昂行礼问道:"父亲计将安出?"
曹操像是在部署,也像是在教导,对着曹昂缓缓说道:"为父以一万兵马外加三千名壮丁,作为诱饵北归,
然后趁雨势渐歇,率汝子廉叔(曹洪)手下五千精锐步组出南门,伏于汝河岸边,
在天黑后,沿河岸沙地向东而去。
版梁!这是为父失败之地,但无论杨平从哪个方向北上截击我军,第一站必定到板梁休整。
为父派许褚率精锐之士先行,于后半夜袭击版梁大营,清理营内的辎重之兵。
大军则于天亮前抵达板梁休整。
兵贵神速,为父料定,杨平必会于明日出兵。
三十里泥泞之路,足以将杨平孱弱之兵消磨得精疲力尽。
届时,我军五千精锐以逸待劳,对战杨平数千疲兵,焉有不胜之理?!"
曹昂是真的佩服自己的父亲,那崇敬的目光看得曹操都有些不好意思。
形势确实如曹操所言:张辽的骑兵在探查了许县周围的三个大寨,以及许县城内以后,根据北返的脚步推测,曹操大军已全部撤走。
而十余里外的颍河岸边,五千大军则没有被张辽的骑兵发现。
张辽也确实带着几乎全部的骑兵前去骚扰、迟滞曹军北撤的步伐。
杨平也确实做出了,北上截击曹军的命令。
而许褚带领的三百多精锐卫士,也确实在夜间成功的袭击了板梁大营,将板梁大营中,杨平的一百余后勤部队全部杀光,无一人漏网。
至于杨平派去的传令兵,同样被曹军杀掉,无一逃脱!
至于杨平如何能看出曹军的埋伏?
还是那御手的那句话"吃饭"。
杨平的部队一天吃三顿饭,看看时间,现在已经接近正午。
如果传令兵已经将杨平出兵的消息,告诉那一百多号后勤兵,那么此时,整个版梁大营里应该是炊烟袅袅。
就算那五名传令兵,传达命令后不准备回报于他,也应该会在土丘上面等待。
而此时大军前锋已离土丘不到半里地,迎接之人却未来到。
遇到这种情况,在杨平脑子储存的知识里,就只有一种可能:
那就是版梁已经被未知的敌人所占,前面有埋伏!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命令部队开始戒备,但是却没想到曹操的反应如此之快。
几乎在他做出部队警戒的号令之后,曹军就从土梁另一侧杀奔而来。
一场遭遇战即将打响!
喜欢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请大家收藏:(www.2yq.org)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