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辽三人领命出了大帐后,杨平继续下命令:
“第一师师长何仪,率领第一师六千余人,在午饭后直接南下,经西平县直抵汝阳县。
根据龚都渠帅提供的情报,刘辟应是三月初四率部西行,
行军二天,不出意外,应该于今晨开始进攻,距离其最近的太平民团大营。
如果其没有攻破太平民团的大营,其现在应该在北宜春县;
若其于今日攻破太平民团大营,则后日应该能抵达兵攻击何师长的老营。
若刘辟无攻破何师长的大营,在何师长率部抵达之后,就能其老营之危。
若刘辟所部后日能攻破何师长老营,则四日后,会攻击西部何曼渠帅所部大营。
从此地到汝阳县不到二百里,何师长,限你三日之内,率部抵达汝阳县。
届时,无论刘辟所部在何地,第一师都将处在拦腰斩断他的位置!”
杨平说完,何仪和手下的五位旅长,同时起身应诺。
随后,何仪接过杨平手中的将令,带着手下的五名旅长走出大帐,开始集结部队。
此时的中军大帐里,就只剩下近卫旅、工程营、新兵营的主官,以及何曼和黄邵。
近卫旅旅长王五,见教导旅和第一师都有了任务,急切地起身问道:“都督,我近卫旅有何任务?”
谁知杨平却说道:“近卫旅新兵太多,此战由你们守候本都督的中军。”
王五对此十分不满,但也没说什么,只能悻悻地退到一旁。
何曼和黄邵互看一眼,起身问道:“杨都督,既然是清除黄巾军的败类,我等二人也愿出力,请都督分配任务。”
杨平这才走向二人,对二人行了一礼,问道:“二位兄长果然愿意听从杨平调遣?”
二人斩钉截铁地回答:“是!”
于是,杨平也不客气,下令道:
“近卫旅留守偃县,工程营从新兵营以及随行民夫中挑选青壮之士,组建一支三千人的保障部队,
由护民军团司马齐峰率领,会同何曼渠帅所部三千人、黄邵渠帅所部三千人,一同向东南而去,
追上教导旅后,传本都督命令:你等三部,归张辽将军指挥,目标二百里外的平舆县,占领平舆县,驱走袁术部将桥蕤,及其率领的五千大军。汝等可明白?!”
虽然何曼和黄邵不太明白:杨平为什么会看中张辽这位客军,
但既然是自己上赶着领任务,总不能杨平第一道军令他们就违抗了吧!那以后还怎么能跟着人家混呢?!
于是和杨平手下的数位军官一起躬身应诺。
可能是杨平看出了这些人眼中的不解,就仔细给他们解释道:“张辽、张文远,弓马娴熟,武艺高强,
更难得的是,张文远精通兵法,乃统帅之才。”
这话刚刚杨平也提过,但这些军官们仍然还是有些不太在意。
杨平无奈,只得郑重地说道:“张文远,本都督以兄待之。”
这分量就足够了!
杨平说的这个“以兄待之”,可不是跟何曼、黄邵这些人客套的说法,而是实实在在当兄长一样敬重。
在场所有人都明白了张辽在杨平心中的分量,终于有了恭敬之色,齐声行礼道:“我等遵从都督将令,与张辽将军会合后,皆听从其命令。”
杨平这才放下心来,大手一挥:“汝等且去准备,尽快出发。”
等军官们都走了,帐篷里就只剩下杨平和龚元了。
杨平这才问道:“汝父令你星夜兼程前来报信,汝应早于刘辟传令兵才是,为何刘武的大军已经南下,而汝才刚刚到达?”
龚元行礼说道:“若是刘武大军未走,吾与几位叔父言说刘辟反叛之事,定将被当作失心疯也。”
杨平不由得高看了龚元一眼,这是个聪明的孩子呀!
跟聪明人说话,杨平就不用绕弯子了,于是直接问道:
“汝父既然派你来传递消息,那就是下定了加入我太平民团之决心。
现在,本都督有两个职位可以给予你父亲:第一个是副师长——在本都督这里,一个师编制是六千名精锐士兵。
这个职位,只要我们此战击败刘辟,如果你父亲还活着,本都督立刻授予;
第二个职位是师长,需要你父亲在此战后,继续跟着刘辟,带着刘辟在汝南郡南部转上一圈,当护民军团全部收复汝南郡后,即刻授予。”
杨平的意思很明确:凭借着龚都派你来报信的这个功劳,再配合我们在这战中击败刘辟,就给个副师长的位置;
如果你父亲继续在刘辟那里当卧底,我们这战击败刘辟以后,你父亲再带着刘辟到汝南郡的各个地方转一圈,
本都督的大军跟着你们去剿匪,当清理完汝南郡以后,龚都就可以当一名掌管六千精锐的师长了。
龚元听完以后,稍微思考一会儿,就对着杨平行礼道:“杨都督,此事龚元无法做主,待吾快马回去禀报家父,由家父做主。”
杨平上前,拍了拍这个比自己稍高一头的少年肩膀,认真地邀请道:“汝通知完龚渠道后,有没有兴趣来本都督这里做参军?”(注:类似于参谋长的角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