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悟锋点头示意,“刘唐、杨林、元仲良听令。
命你三人各率一支队伍,随阮家兄弟潜伏于芦苇荡中。”
“遵命!”三人齐声回应。
徐悟锋起身,语气坚定,“既然来者不善,那就让他们尝尝厉害!”
……
另一边,吴指挥使带着一营厢军乘船向水泊进发。
接近芦苇荡时,吴指挥使心中不安,大声叮嘱士兵,“打起精神!贼人可能就在这芦苇荡中。”
此言一出,更令士气低落。
大宋厢军多从事修筑道路、修建桥梁等事务,缺乏实战经验。
面对未知的战场,他们显得格外胆怯。
穿过这片蜿蜒如迷宫般的芦苇荡,吴指挥使紧张得咽了口唾沫,不知深处藏有何物。
行军约莫半个多时辰,仅偶有飞鸟受惊而起,未见其他异常,众人逐渐放松警惕。
吴指挥使下令加快步伐,“若能攻至金沙滩,首功非我莫属,团练使之职指日可待。”
然而世事难料,乐极生悲往往如此。
吴指挥使正思索间,官军队伍行至一条狭长河道。
突然,一阵尖锐的哨音划破空气。
吴指挥使大惊失色,还未回过神来,两旁芦苇荡中已飞出密集箭雨。
“梁山贼寇!”
“快躲!”
突如其来的攻击让这一营厢军陷入混乱。
平日少有操练的士兵面对突袭,首先想到的不是迎战,而是寻找藏身之处。
“反击!快反击!”吴指挥使伏在船板上,惊恐高呼。
“放箭!射得越猛越好,让他们知道厉害!”
阮小二藏于芦苇后,头裹红巾,手持钢刀,身旁是阮小五和阮小七。
三人面露兴奋之色。
“谁说梁山是客栈?竟敢闯入!”阮小七冷笑着。
他们借助芦苇遮掩身形,若非深入搜索,外人难以察觉。
箭矢如雨般射出,距离极近,即使普通猎弓威力亦十分惊人。
数百士兵挤于狭窄河道,对方无需精准瞄准,即可命中目标。
“救命!”
“完了!”
惨叫声此起彼伏,仅片刻工夫便伤亡数十人。
但俗话说得好,“狗急跳墙”,渐渐镇定的士兵开始反击。
忽见数根长竹自芦苇荡探出,末端安装铁钩,长达丈余。
杨林一声令下,匪徒将钩住船上官兵,拖入水中。
扑通!扑通!扑通!
如同落水一般,官军纷纷被推入河中,无论是否擅长游泳,在这混乱恐惧的氛围里,全都挣扎扑腾起来,一边喊着救命。
刘唐与元仲良各率两百精锐,从背后包抄而来。
---
见背后又有伏兵逼近,吴指挥早已惊恐万分,声嘶力竭地喊:“冲出去!全体冲出去!”然而,想要突围谈何容易,徐悟锋精心布置此处,根本没打算放过这些厢军。
“赶紧划船!今日非要取那鸟指挥的首级不可!”刘唐紧握钢刀,满脸兴奋。
往 ** 做私盐生意时,遇官兵只能逃窜,如今形势逆转,他自然要 ** 雪恨。
在刘唐催促下,梁山部队迅速与敌短兵相接。
刘唐、元仲良率先冲锋,连续砍倒两名敌兵,跃上敌船,将船上士兵尽数击杀。
“痛快至极!”
刘唐高呼一声,带领身后兄弟直扑敌军。
“贼寇杀到啦!”
“天啊,完了!”
“好汉饶命!好汉饶命!”
这厢军早已溃败,被刘唐、元仲良冲击后更是军心瓦解,众人哭喊求饶,甚至有人跪地哀求。
“速战速决!杀出去!杀呀!”
吴指挥已吓得魂飞魄散,握剑的手不住发抖。
左右后三面皆是梁山大军,唯前方无人阻挡,但这通往梁山之路岂不是自寻死路?
“鼠辈,往哪儿逃!”
一声怒吼惊雷般炸响。
吴指挥急忙回头,只见一紫脸大汉,鬓角一颗朱砂痣,面色狰狞。
吴指挥大惊失色,方知士卒已被吓破胆,任由刘唐、元仲良肆意屠戮,竟无人敢上前抵抗,二人已杀至眼前。
“谁能挡住此贼?赏银百两!”吴指挥情急之下胡乱承诺。
官军溃败
即便眼前堆满金银,恐怕也没有人会注意到他。
此刻,士兵们只顾着求生,哪还顾得上其他。
“昏官!现在害怕了?记住,我就是赤发鬼刘唐,到了**那处,可别做个糊涂鬼!”刘唐大笑着挥刀冲杀,先斩了几名士兵,随后又一刀向吴指挥使劈去。
吴指挥使紧咬牙关,急忙举刀格挡,同时喊道:“好汉饶命,以后我绝不与梁山为敌!”
“临死前才说这样的话!”刘唐冷哼一声,他刚加入梁山,正想着立个大功,怎肯轻易放过眼前这个官员。
吴指挥使早已没了斗志,面对比自己更强的对手,几个回合后就被刘唐一刀割下头颅。
刘唐提着头颅高声喊道:“你们的长官已亡,谁还敢反抗?”另一边,阮小二、杨林等人齐声大喊:“投降免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