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长,这……”杨林惊叹不已,艰难吞咽着口水,一时语塞。
几个随从更是目瞪口呆,站在原地几乎被黄金晃花了眼。
李师师逐一打开所有箱子,见到徐悟锋的惊诧神情,笑着问道:“公子,你觉得这些如何?”
徐悟锋半晌才挤出一句话:“李姑娘,你真是富可敌国!”
---
徐悟锋本以为李师师的积蓄不过几十万贯,却没想到自己错估了她的财力。
身为名震天下的第一名妓,李师师不仅是顶级名媛,更是一位敛财高手,实乃“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典范。
说实话,徐悟锋对这位花魁的财富能力有所低估。
梁山现有兵马近万,每月仅装备、粮草支出就极为庞大。
其月收入约三至四万贯,即便情况良好时可达五万贯,全年总收入也不过四十万贯左右。
然而,这十大箱黄金的价值,就相当于梁山五六年的收入总和。
后续箱中盛放的珠宝、翡翠、古玩、字画等珍稀之物,其价值更难以估算。
若全部折合成钱,至少有四五百万贯,足够支撑梁山十年的开销。
李师师的到来为梁山带来了巨额财富,不仅缓解了财政紧张,还让梁山具备了进一步扩充实力的基础。
徐悟锋因此计划扩展海上贸易,将砂糖和瓷器销往高丽。
面对如此丰厚的见面礼,徐悟锋起初有些抗拒,但最终还是接受了。
李师师则明确表示,这笔财富既是报答徐悟锋的救命之恩,也是她加入梁山的诚意体现。
徐悟锋随即承诺,将安排李师师在聚义厅占据一席之地,并共同参与梁山事务。
李师师不过是一名青楼歌伎,又能担当何事?为众人吟唱小曲吗?
别开玩笑了,在如今的梁山,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幸亏徐悟锋反应迅速,含糊其辞道:"今后就帮着我管理山寨吧。”
若把梁山比作一家公司,带着巨额资金加入的李师师,无疑是顶级股东,凭借这四五百万贯的资金,即便位居副手也绰绰有余。
只是李师师的情况太过特殊,除非她拥有刘慧娘那样的智慧,不然实在不知该如何安置她。
"区区一把交椅,我李师师并不放在眼里。”
李师师苦笑着摇头,徐悟锋的犹豫她怎会不知,心中顿感失落,这就是身处风尘之地的悲哀。
不管当下多么有名,受到多少文人雅士的青睐,又有多少人挥金如土,但若真让这些人迎娶这些名妓,恐怕没几人愿意。
就像后世的富豪与明星,可以花天价消费,秀恩爱,但若想融入某个豪门,那是绝无可能。
最多不过是名士纳名妓为妾,只为彰显自身魅力罢了。
"妾"字分开是"立女",连坐下都无资格,地位只比丫鬟略高。
即便李师师已至巅峰,结局依旧好不到哪去,宋徽宗如此宠爱她,最后连个名分都没给她。
李师师很快平复心情,说道:"我将财物赠予公子,只求日后能有个安身之处,其他不敢奢望。”
徐悟锋将视线移开,说:"李姑娘请放心,在我徐悟锋身边,绝不会让你受委屈。”
实话说,李师师虽貌美,徐悟锋也有几分动心,但他内心对收留一名歌伎还是有些抗拒,之所以救她,是因为她无辜受牵连。
若论美貌,刘慧娘难道不如她?
李师师盈盈一拜,说:"今后就托付给公子了!"
这话说得仿佛是托付终身一般!
徐悟锋无奈一笑,开始查看箱子中的物品,发现里面全是字画,皆装在锦盒中,随手拿了一卷。
展开一看,徐悟锋顿时震惊不已。
这竟然是后世国内十大名画之一的《清明上河图》!
徐悟锋惊讶地问:“李姑娘,这画是从哪里得来的?”
李师师瞥了一眼,答道:“这是我去年生日时,官家赠予我的。
据说出自翰林图画院一位名叫张择端的画师之手。
我还存有他的另一幅《金明池争标图》。”
徐悟锋沉吟片刻,说道:“此画需妥善珍藏,日后定会价值连城。”
听他如此重视一幅画,李师师心中不悦,轻蔑地说:“这有何稀奇?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的作品,我也收藏不少。
至于王羲之、张旭的真迹,我亦非全无所得。”
苏黄米蔡,指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也有说法认为是蔡京。
蔡京的书法的确堪称一绝,但因名声不佳,后人多不将其列为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
徐悟锋哑口无言,心想,这些名家珍品怎会在你这里成了普通物件?
看着满屋的珍宝,徐悟锋感慨不已,原本只是出于同情出手相助,不想竟救下一位富甲一方的佳人。
此行果然是善有善报。
徐悟锋不再多言,与杨林及手下一道,将财物装上马车。
李师师向两位道姑告别,并赠送了些许财物后,随徐悟锋离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