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来参会的有两名团练使、四位兵马提辖,还有云天彪等一众官员。
宴会在营帐中进行,酒过三巡后,董平切入正题,说道:“诸位同僚,我初到郓州,诸多事务还需仰仗各位支持。”
众人异口同声道:“愿听从都监调遣。”
董平满意地点头,继续说道:“我到郓州不久,便听说梁山泊聚集了一批贼寇,四处掠夺,不知此言是否属实?”
众人互相看了看,立刻明白了董平的意思。
团练使谢德回答道:“禀告都监大人,梁山泊势力庞大,据说有三四千人马,还依托八百里水泊,若要围剿恐怕并非易事。”
梁山泊的实际兵力连山寨内部的人也不清楚,这些传言自然只能给出一个大概的数字。
董平皱眉道:“我们吃着朝廷的俸禄,理应尽忠职守!如今梁山贼寇横行,难道我们就袖手旁观吗?这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另一名团练娄熊回应道:“都监大人,我们并非坐视不理,只是梁山泊实力太强,郓州兵马不足三千,而济州兵早前已被歼灭,至今尚未恢复完整,这该如何对付梁山泊呢?”
董平说道:“陈知州之前下令各处兴办乡勇,以抵御梁山泊的侵扰,为何不调动乡勇?郓州地域广阔,至少应该能召集六七千乡勇。”
与济州相比,郓州称得上是一个繁荣的大州,下辖阳谷、寿张等六个县,知名的集市也有十多个。
众人沉默无语,乡勇确实可以视为一支战斗力不错的队伍,相较于厢军,乡勇可能更为强大。
毕竟,厢军目前做的不过是杂役。
但是,仅仅依靠六七千兵力,真的能够平定梁山泊吗?
大家都心存疑虑,不愿轻易招惹梁山泊。
陈应龙的例子就在眼前,没人愿意重蹈覆辙。
此时,云天彪进言道:“董都监,仅凭乡勇围剿梁山泊恐怕难以奏效,末将有一计。”
董平早已留意到云天彪,见他面容威严,三尺长须垂胸,颇有几分关公风范,心中暗暗赞叹其气度。
董平回应道:“云总管有何妙策,不妨直言。”
云天彪道:“末将有一族妹,嫁入阳谷附近的祝家庄,那祝家庄与李家庄、扈家庄合为一势,庄内兵丁庄客不下万余。”
原来,云天彪有一位族姐,正是祝朝奉的母亲,而祝朝奉虽年过五旬,仍需称云天彪为舅。
董平听后大感震惊,叹道:“祝家庄竟有如此规模,确实不容小觑。”随即询问,“若请他们助战,如何?”
云天彪装作犹豫,说道:“此计可行,只是……”
董平心领神会,独龙冈三庄军容雄壮,祝家庄本身就有数千庄客,李家庄与扈家庄亦非弱者,若调拨三四千人,当不在话下。
这般实力,无疑是阳谷一带的巨擘,若无足够利益,恐难说服他们出兵。
董平思虑片刻,说道:“此事容后再议。”
云天彪拱手应允:“谨遵吩咐。”
谢德、娄熊等人皆识趣,饮了几杯后便告退离开。
董平并未挽留,待众人散去后,才泡了一壶清茶,与云天彪详谈起来。
片刻之后,两人一同走出军营,径直前往州府。
黄昏降临,日影渐斜。
晚饭后,徐悟锋陪着刘慧娘在院中漫步,李师师也在一旁,三人谈笑风生,气氛融洽。
那天夜晚,徐悟锋酒意朦胧间与李师师有了亲密举动,心中略感不安。
后来得知这是刘慧娘的安排,他便坦然了许多,若非刘慧娘如今怀有身孕,他或许真的会再尝试一番。
三人正交谈之际,忽有一人闯入,急匆匆地进来,不是陈丽卿是谁?
陈丽卿向刘慧娘和李师师问过安后,转向徐悟锋说道:“我也要去!”徐悟锋有些错愕。
自从陈丽卿来到山寨,似乎有意避开他,未曾说过一句话,今日一见,竟直白地提出这样的要求。
陈丽卿解释道:“你们不是要下山行侠仗义吗?我也想去看看!”徐悟锋这才明白过来。
徐悟锋看着刘慧娘,问道:“那可不是轻松的事,你为何要去?”陈丽卿瞪着眼睛反问:“我为何不能去?”
徐悟锋答道:“这是山寨内部事务,不适合外人参与。”陈丽卿听后很不满,拉着刘慧娘说道:“阿秀,你得管管你的丈夫。”
自从陈丽卿父女上山,除了军营和军器司等少数区域,徐悟锋并未过多干涉他们的行动。
陈希真平日里深居简出,专注于修道,每天必定前往山中的莲台寺打坐。
陈丽卿好奇心重,在梁山泊安顿下来后,起初并不四处走动,但不久便按捺不住,与刘慧娘、李师师一起在山上四处游览。
这一趟让她有所发现,原来每隔几日,梁山的喽啰们会在宛子城的大校场集合,说是举办诉苦大会,陈丽卿向刘慧娘打听一番后,感到十分新奇。
那日,恰逢山寨再次举办诉苦会,陈丽卿便站在一旁聆听,那些贫苦百姓的控诉让她既心酸又愤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