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济阳镇的梁山部队也陆续撤回。
次日清晨,郓州兵马都监董平率三千精锐及四县乡勇赶到寿张。
原来祝永清得知战败消息后,派人快马加鞭通知董平。
董平震惊之余,立即命令加速行军,士卒怨气渐增,对这位新上任的都监多有不满。
唐末藩镇割据、五代武将叛乱之事屡见不鲜,就连宋太祖亦是凭借武力登基。
到了宋朝,皇帝对武将极为警惕,各地军州的禁军都会定期轮调,以防兵将勾结。
京东算是太平之地,董平初到郓州,尚未建立威信,不像西北的禁军将领那样与士兵关系深厚。
此前因拖欠军饷,士兵已有不满,如今紧急行军,四更就得准备饭食,五更就要出发,更是引发怨气。
若非这次急行军,郓州数千大军可能要到下午才能抵达寿张,后果不堪设想。
董平到寿张后得知详情,气得脸色发青。
他让独龙冈修建营寨,绝非挑逗梁山。
结果营寨未成,已损失四千余人,虽只是庄客,但对士气影响极大。
若非顾及云天彪的情面,董平真想以扰乱军心的名义处置祝彪等人。
随后,董平带兵至水泊边,命令各县民勇筑寨,郓州官军负责防卫,准备应对梁山。
原本计划出动九千大军,加上运粮民夫超万人。
然而独龙冈一役惨败,三庄残部不足千人,且半数刚经历战败,根本无法作战。
三名保义郎派出去毫无音讯,令董平极为恼火,对云天彪也心生不满。
云天彪同样感到尴尬,主意由他提出,本意是为祝家庄争取官衔,扈家和李家只是顺便。
未曾想事情发展至此,让他左右为难。
梁山上,郓州官军刚到,徐悟锋等头领即获消息,在聚义厅商议对策。
徐悟锋首先道:“郓州官军已至,之前水泊之战,独龙冈三庄仅逃出四五百人,算来郓州兵力约七千,加上济州千人,共计八千。”
梁山议事厅内,众人正商议对策。
宋江开口道:“此次是坚守水泊,还是主动迎击?大家不妨畅所欲言。”
李逵率先喊道:“哥哥,何必多想,直接冲杀就是!”他的性子直率,喜欢单刀直入。
然而,其他头领并不赞同这种莽撞的方式。
他们分析道,即便以梁山之力击败官军,也免不了伤亡惨重,尤其是那三营禁军,战斗力不容小觑。
宋江明白,这绝非胆怯,而是出于现实考量,需要更稳妥的战略。
于是,他转向军师许贯忠,问道:“军师有何高见?”
许贯忠微笑答道:“听闻郓州都监董平,外号‘双枪将’,是个英勇之辈。
鉴于前两次济州官军的失利,他必会带兵直扑水泊。”
“我建议采用‘请君入瓮’之计,暂时放弃金沙渡、鸭嘴滩和黄云港,诱其深入。
待敌军登岸后,再关门打狗,全歼这支队伍。”
金沙渡为主港,鸭嘴滩和黄云港分列东西两侧,是梁山水域的重要据点。
若官军攻来,这些地方定是必争之地。
但许贯忠的策略显然不止于防守,而是要彻底消灭对方。
他继续说道:“董平的部队至少需两三天才能到达。
主公可提前命人制作数百个木排,囤积干草、柴薪,藏于芦苇荡中。
待敌军上岸的夜晚,点燃大火。”
一旦火起,官军的船只将成为目标。
前有梁山的第一防线,后有无边的水泊,这支官军便会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境,最终落入梁山掌控之中。
徐悟锋点头应允:“听从军师安排。
只是济州团练徐宁和缉捕使臣杨志,皆与我梁山有所关联……”
许贯忠听罢,说道:“无须担忧,我们可对济州官军网开一面,即便郓州都监董平,也可放他离开。
我们只需削弱郓州兵马的实力,此战目标便已完成。”
徐悟锋微微一笑:“军师此言极是!身边有个智者指点,行事果然顺畅许多。”
徐宁、杨志自当放行,至于双枪将董平,徐悟锋也有招降之意。
原着中发生的事,如今尚未起始。
徐悟锋能容下李逵,岂会容不下董平?前提当然是董平识时务。
这一战只需重创郓州兵马,此后郓州、济州两地,还有谁敢挑衅梁山?
……
提起李逵,徐悟锋早有打算,专等他犯错,好借此树立典范。
梁山军规虽已制定,执法堂也已设立,但成效有限,毕竟山寨刚起步,诸事繁杂。
起初势力薄弱,众头领惯于自由散漫,若过于拘泥规章,难免伤了兄弟情谊。
幸而,徐悟锋提议新规后,头领们均认真遵守,只是底下喽啰偶有违规。
在徐悟锋看来,若无人带头示范,难以警示众人。
因此李逵到后,他便密切关注,只盼这莽汉闯祸,便可严惩以儆效尤。
不曾想,李逵此前打击恶霸,此次攻打独龙冈,表现异常守纪,未曾滥杀无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