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梁山泊的水军好汉们,不仅擅长水上作战,在陆地之上同样身手不凡,绝非只会徒劳挣扎的池中之鱼。
李俊带领部下直扑官军营寨,从左营正门杀入,守卫的士兵和乡勇毫无防备,很快就被他们占领了营门。
刀光一闪!
李俊当先冲锋,锁定一名仓皇失措的士兵,一刀挥出,那士兵甚至来不及呼喊,便被齐颈斩倒在地。
童威与童猛兄弟二人分头出击,所到之处一片混乱,见人便砍,打得官兵和乡勇四处逃窜,哀嚎连连。
一名士兵慌忙逃至河边,见到正在灭火的万夫雄,急忙跪倒在地急报:“团练大人,大事不好!有一队贼兵冲进了左营!”
“什么?!”
万夫雄大惊,追问人数,那士兵颤抖着答道:“恐怕……恐怕有四五百人,个个凶狠无比,不少兄弟已经遇难。”
“四五百人?”
万夫雄瞪大双眼,猿臂寨兵力本就不多,几日激战下来已有所折损,即便全员出动,也难以达到这个数目。
然而此时情况紧急,他顾不得深思,迅速留下一队厢军继续灭火,自己则率其余人马前去迎战。
行至中途,万夫雄望见左营浓烟滚滚,心中焦急万分,加快步伐赶到营门口时,恰好撞上撤退的李俊。
“何处匪寇,竟敢侵犯我营,还不束手就擒!”万夫雄举起大刀指向李俊,虽气势汹汹却底气不足。
原本李俊的任务是先焚烧浮桥,待官军救援时,再从柏树林杀出,夺取左军大营;若高封率军赶来,他便退回藏身处。
未曾料到高封未归,万夫雄却先行到达,李俊见他体态臃肿,并非强劲对手,便直接嘲讽道:“老子是梁山好汉,专与朝廷作对,有种的就来较量一番!”
“梁山好汉?!”
万夫雄微微一怔,他知道梁山泊位于济州,距离此地甚远,怎会突然出现在沂州?
还未等他细想,李俊已指挥兵马杀来,手中钢刀直指万夫雄。
万夫雄大吃一惊,急忙挥刀迎上,与李俊斗在一起。
然而,万夫雄虽名号威武,实则毫无实力,看他肥胖臃肿的模样,显然多年未曾锻炼,哪里是李俊的对手。
不过几个回合,李俊一刀劈下,将万夫雄斩于马下,啐了一口唾沫,骂道:“就这本事,也敢跟我较量?”
沂州的厢军和土兵见主帅已亡,顿时溃不成军,纷纷四散而逃。
李俊见状,原本打算撤退,却转念一想,索性直取官军主寨。
与此同时,高封察觉大营起火,立即命令军队回防,命孙麟、李凤鸣断后。
行进间,遇到一批败退的士兵。
高封急切询问:“大营出了什么事?”
为首的慌张答道:“大人,上游突然来了火船,借着顺风冲来,烧毁了浮桥。
我们前去救援时,没想到旱地上的柏树林中又冒出一股贼兵,偷袭我们的营地。”
“团练使万夫雄已战死,贼人攻势猛烈,如今西风强劲,左营已经起火,主寨也被攻占。”
……
高封脸色骤变,说道:“猿臂寨才多少人,哪来的这么多敌军?难道这些匪徒与青云山有勾结?”
那人又补充道:“我听逃回来的士兵说,这些人似乎是梁山来的。”
高封瞪大双眼,难以置信地说:“梁山离这里那么远,怎么会派兵来援助猿臂寨?而且我怎么没得到消息?”
赵龙神情紧张地说道:“大人,现在浮桥已毁,又有梁山贼寇逼近,我们该如何返回?”
“我在此处设营,本想效仿项羽背水一战,却不料被敌人抓住了破绽!”
高封长叹一声,随即咬牙下令:“诸位将士听令,既然已无退路,何不与我全力一战!”
赵龙忙劝道:“大人,如今已无退路,若贸然回营,恐怕会被贼人半路伏击。
不如在下游找地方渡河,先返回沂州城再做打算。”
高封听罢计策,连连称妙:“贼人料我外出,定会半途设伏,但我偏不顺从其意。
正所谓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咱们不如绕道下游渡河,回沂州城再作打算!”
计议已定,高封未回援大营,径直率军前往下游,欲觅船渡河,回府调集兵力,再行处置。
行至途中,高封见前方地形崎岖,道路狭窄,乱石嶙峋,心中忽感不安,问随行将士:“此处何名?”
有熟悉地形者答曰:“此地唤作‘**坟’。”
高封闻言大惊,暗自思忖:自己姓高,又在此任职,此地名为‘**坟’,岂非不吉?
---
话说‘**坟’一侧山丘上,埋伏着山士奇及梁山众位好汉。
眼见官军停下脚步,众人既疑惑又焦急。
索超性急,忍不住抱怨:“这高封怎还不走?快到山脚了,急煞我也!”
杨志轻拍其肩,安慰道:“莫慌,高封既至此,断不会折返,只是此人过于小心罢了。”
话音刚落,官军果然再度启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