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公文由萧让和金大坚精心伪造,堪称完美无瑕,连官军都难以分辨真伪。
加之梁山大军就在附近,此刻密州派兵救援,无疑是雪中送炭。
“密州知州真是讲义气啊!”
沂州知州感慨之余,下令放下吊桥,打开城门,迎接这支密州部队进城。
史进、颜树德等人趁机发动突袭,配合范成龙、真祥麟的内应行动,内外夹击之下,沂州城如何能不陷落?
沂州一失守,登莱官员的陆上退路就被彻底切断,徐悟锋若继续攻打莱州,无异于瓮中捉鳖。
更何况,这头“猎物”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掖县,这里是莱州的州治所在。
赵明诚上任后虽然清廉自持,但因长年居住青州,沉迷于金石研究,即使如今担任知州,对政务仍不够用心。
杜充抵达掖县后迅速掌控军政大权,对此赵明诚并无异议,反而乐得轻松,每日只顾与小妾饮酒作乐。
书房里,赵明诚正抱着一位美妾,手里拿着一封信,那是李清照寄来的。
这封信是在梁山军队逼近青州前由李清照派人送来,直到现在才送达。
信中提到青州不太平,她打算前往莱州。
当时赵明诚并不知晓,李清照已经成了徐悟锋的座上宾。
这位美妾依偎在赵明诚怀中,听说李清照又要来找赵明诚,便在他怀里扭动身体,撒娇说道:“相公,别让她过来。”
这位美妾只有十七岁,是赵明诚上任后新纳的小妾,正值青春年华,娇艳动人。
赵明诚对美妾的顺从十分受用,尤其是她那小鸟依人的姿态,总能让他感到满足。
他轻轻捏了捏美妾柔嫩的脸颊,笑着说:“你该不会真以为能独占我吧?”
美妾扭动身子,说道:“官人成婚十几年,夫人一直未育子嗣,官人不休掉她已是宽容,怎能继续纵容。”
“上次回信让她安守乡间,谁知她又来信闹腾。
官人不如写信斥责,若还不服管束,就写休书给她。”
李清照的固执让赵明诚有些恼火。
尽管梁山贼寇攻陷青州,但他认为只要她安分,就不会有危险。
多年以来,夫妻俩住在青州,生活平静和谐,共同喜好收藏金石书画。
在外人看来他们是佳偶,但其中的困扰只有赵明诚知道。
十余年来,赵明诚在诗词歌赋上不及李清照,在金石研究上也不敢自称胜过妻子。
他虽表面不在意,内心却常感失落。
比如在现代,若丈夫收入高于妻子,人们会觉得正常,因为男人是家庭支柱。
但若妻子更强,一些男人会难以接受。
这不仅关乎面子,也影响家庭地位。
李清照少年成名,被称为着名女词人。
而提到赵明诚,人们只记得他是李清照的丈夫。
不久前,一件令赵明诚备受打击的事发生了。
刚上任时,李清照寄来一首《醉花阴》,他读完赞叹不已,却又不甘心,闭门苦思三昼夜,写下五十首词。
他请来莱州名士,把李清照的词混入其中,请他们评判。
名士们读过之后,一致认为其中三句最为出色。
赵明诚原以为这三句出自他的词作,没想到竟是:莫道不 **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正是《醉花阴》的最后一段。
赵明诚当时的心情可想而知,输得毫无话说。
然而,这也让他更加不愿意见到李清照。
从此,在妻子面前他连头都抬不起来,更不用提其他。
实际上,结婚多年,两人初时的那份情谊早已消失殆尽。
在青州居住期间,只要赵明诚不出门,就会与李清照一同研究金石,校对古籍。
他们更像是学术上的同伴,而非普通的夫妻。
赵明诚在李清照面前颜面尽失,只能去别的地方寻求慰藉。
因此,在青州的这些年,他也陆续纳了几房妾室。
对此,李清照内心嫉妒,但她顾及身份,未表露出来,只是常在词作中流露幽怨之情。
赵明诚听闻美妾之言,确实有些心动。
然而,想起这些年来夫妻共同研习诗文、考证金石的日子,他最终摇摇头说:“她是我的正妻,怎能轻易休弃?”
新纳的小妾听后,立刻在赵明诚怀中撒娇耍赖,纠缠不休。
她说道:“官人,难道您没听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她未曾为您诞下子嗣,您为何还要留着她?”
赵明诚对这位新纳的小妾颇为喜爱。
尽管她才学不高,却善于取悦他,满足了他的男子虚荣心,因此他听信了她的挑唆,不愿李清照回来。
只是无子嗣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赵明诚。
他今年三十六岁,再过几年就要四十不惑了。
虽然他先后纳了几房妾室,但均未能生育。
他从未怀疑过自己,反而认为是那些女子身体不争气。
赵明诚望向窗外,说道:“罢了,别再说这些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