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将领齐声呐喊,林冲当机立断,率骑兵率先出击,左右两翼同时展开,宛如三叉戟般冲杀而出。
王焕等老将久经沙场,瞬间高声断喝:“莫要慌张,布阵迎敌!盾牌手与长枪兵顶住前方,弓箭手何在?”
“痛煞我也!”蔡攸咬牙咧嘴,一声闷哼后勉强直起身。
蔡攸从未尝过如此剧痛,几乎昏厥,他以为自己命不久矣,索性闭眼伏于马背等待结局。
片刻之后,蔡攸回过神来,听到四周的喧哗,意识到自己还活着。
身边的将士见状大喜,齐声呼喊:“主帅尚在!”
然而为时已晚,梁山大军势如破竹,林冲带领的骑兵宛如利刃,直插官军阵营。
两军激烈碰撞,寒光四射,鲜血飞溅,残肢乱舞,梁山骑兵势不可挡,所向披靡。
即便王焕等人反应迅速,梁山骑兵的速度更加惊人,未等阵型稳固便将其击溃。
“杀——”
姚政一声怒吼,长枪翻飞,雪亮的枪尖贯穿一名敌兵胸口,随即奋力将对方甩向人群。
这是姚政初临战场,虽面对十万大军,却毫无惧色,紧随林冲冲在前列。
历史上,姚政成为岳飞麾下名将,足见其天生胆魄过人。
“杀入敌阵,活捉蔡攸!”
姚政怒喝连连,长枪狂舞,寒芒隐现于血雾之间。
见姚政如此英勇,林冲、栾廷玉、孙立三人亦不甘示弱,始终冲锋在前,似三柄利剑,撕裂敌军防线。
豹子头使动丈八蛇矛,神出鬼没,转瞬之间便血染征袍,长矛在他手中宛若柳枝,舞动出朵朵枪花,令敌军胆寒。
孙立纵马疾驰,长枪挥舞,枪尖过处,多名敌兵应声倒地。
此时,一名敌军将领竟在混乱中鼓起勇气,挥刀劈向孙立。
孙立目光如炬,双腿夹紧马腹,战马奔腾加速,两马交错之际,长枪轻挑,荡开迎面砍来的钢刀。
梁山的马军迅猛出击,一击之下,指挥使被铁鞭横扫,头盔扭曲,脑部重伤而亡。
马军初战告捷,但并未贸然深入,一是因速度减缓,冲击力减弱;二是等待步军跟进,以防陷入包围。
林冲果断指挥,马军调整方向,准备再次冲锋。
与此同时,卢俊义、卞祥、山士奇率步军从两翼包抄。
蔡攸听到身后杀声震天,更中了一箭,早已心惊胆寒。
他强忍伤痛,慌忙下令撤退:"撤兵!我负伤了,改日再战!"
李从吉虽接令,却焦急万分:"大帅不可,一旦撤退便是全盘皆输!"但蔡攸充耳不闻,一心只顾逃命,带着亲信迅速撤离,还将撤退命令传开。
李从吉怒其不争,然而形势所迫,只能护着蔡攸撤退。
蔡攸帅旗方动,前军顿时大乱,如决堤之水般溃散。
战场上哭喊声、惨叫声此起彼伏,夹杂着兵器交鸣和箭矢呼啸,嘈杂刺耳。
败兵争相逃命,暴露后背任人宰割。
尽管有人想反抗,但四周尽是逃窜之人,只能随波逐流。
恐惧迅速席卷整个官军阵营,局势愈发不可收拾。
梁山大军如猛虎捕猎,穷追不舍,骑兵频繁包抄、分割、冲击敌阵,令败兵四面受敌,只觉处处危机,唯有后撤才能求生。
恐惧之下,人心惶惶,不少士兵失了方寸,胡乱奔逃。
败兵犹如决堤洪水,被梁山军驱赶向后方大营,途中人潮涌动,许多人互相推搡,摔倒者被践踏致死。
为了争夺生存空间,甚至有人自相残杀,军纪彻底崩塌。
众人只顾逃命,视一切阻碍为敌,谁挡路就撕碎谁。
蔡攸回头瞥见局势,顿时吓得脸色发青,不敢停留,头也不回地狂奔。
混乱中,他的帅旗轰然倒塌,举旗的士兵也被踩翻在地,旗帜覆压脚下。
此情此景,进一步加剧了官军的溃散之势。
八路大军里,荆忠部最为精锐,但荆忠已战死,部众士气尽失。
李从吉部见主帅撤退,亦随之后撤,两支精锐部队尚未与梁山正面交锋,便被迫退却。
其余各部更是仓皇而逃,特别是六万京畿禁军,速度堪比惊兔。
短短时间,十万大军全面溃败。
徐悟锋原本未料官军会如此迅速崩溃,虽一路紧追,却未能擒获蔡攸。
然而,看着满地溃兵,他心中暗喜,深知此战之后,胶东可保无虞。
蔡攸马不停蹄逃出十数里,眼看接近主营,终于松懈下来,却因背部剧痛失去意识,昏厥过去。
亲随急忙将其送入大帐,并派人请随军医官诊治。
同时提醒其他返回的节度使关好营门,以防贼兵闯入干扰主帅休养。
此时,八位节度使中,除战死的荆忠外,仅王焕、徐京、梅展和李从吉成功逃脱。
张开、韩存保、王文德三人行踪不明。
王焕面露难色,说道:“此刻大部分兵马仍在营外,若贸然关门,怕是他们会陷入危险。”
那亲随是蔡攸的心腹,素来对王焕不满,闻言便冷眼瞪视,呵斥道:“耽误救治大帅,你担得起这责任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