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攻克刀鱼寨后,梁山获得大批战船,其中不乏远洋海船,故船只供应充足。
至于陆上兵力,则分为主战军与守城军。
身怀绝技的首领皆纳入主战军,其余能力 ** 者则分配到守城军。
例如李忠、周通二人,原为鲁智深副手,现调入守城军。
他们武艺一般,且缺乏进取心,难以适应高强度作战。
现二人担任团练职务,带领一支新旧混编队伍驻守兖州,也让唐斌得以解脱。
周通的表现虽未让徐悟锋惋惜,但李忠的表现着实令他失望。
在原着中,李忠至少能与呼延灼交手十几回合,尽管最终落败,却能全身而退,这足以证明他的实力。
他的能力远超杜迁、宋万,就连项充、李衮这样的高手,在与他单独对战时也不敢保证稳操胜券。
遗憾的是,这位打虎将满足于现状,与周通做出了同样的选择。
像李忠、周通这样的人,未来的主要职责将是维护地方治安。
而邹润、邹渊、孙新等人,虽然武功不突出,但他们有着积极向上的态度,这让徐悟锋对他们另眼相看。
再如青眼虎李云,也从工程司调任至一地团练使,只要表现优异,未来还有晋升空间。
除了军事调整,各项制度的建设同样重要。
徐悟锋需要在这段时间内构建起完整的框架体系。
梁山上原有的各类机构,也需要逐步走向规范化。
设立兵部,由神机军师朱武担任尚书,薛永、丘岳等人为副手,主要负责考核官员业绩、任命低级武官、管理军需后勤、招募训练士兵以及调配兵力。
这些职能与宋朝的兵部基本一致。
鉴于梁山势力尚小,徐悟锋以节度府作为最高军事机构,全面掌控梁山军队,拥有统兵和调兵的双重权力,并负责高级将领的任免。
这一安排相当于整合了枢密院和三衙的权力,由徐悟锋直接掌控。
不过,节度府全权管理军事只是临时措施,长远来看必须分离统兵与调兵的权力。
设立户部,原为支度司,掌管财政收支,由吕将、蒋敬负责。
设立刑部,为最高司法部门,由铁面孔目裴宣主管,下设刑狱司和都察院。
前者类似法院,但徐悟锋未采用创新名称。
后者即御史台,负责监督、检举和提供建议,也就是监察官员。
设立礼部,主管祭祀、礼仪、科举、教育及外交事务,宣政司归其管辖,由李助主持,吴用协助。
吴用心思深沉,派他去处理地方顽固分子再合适不过。
新设工部,下属工程司、船舶司、军器监、建设司,其中建设司多为战俘,其实就是强制劳役。
由金钱豹子汤隆统领,玉幡竿孟康、九尾龟陶宗旺、轰天雷凌振协助。
礼部则负责文官任免、升降、勋封及调动,由徐和主管。
至此架构初具雏形,授田工作也在推进。
授田工作复杂,进展较快的是青州、济州及东平府。
青州为节度使驻地,土地清查迅速。
济州与东平属梁山控制区,进度亦快。
例如阳谷县,北接大名府,战略位置重要。
此处驻有一千梁山兵马,指挥者正是曾潜伏于卢俊义身边的贺飞。
徐悟锋并不担心贺飞反叛,他名声已在北方广为人知,成为大名府的焦点人物。
作为大名府两次失守的关键人物,不少朝廷官员对他深恶痛绝。
贺飞虽表面风光,实则压力巨大,几乎未曾安睡。
若河北军队南下,阳谷首当其冲,他多次梦到被围攻。
贺飞生性畏死,为求自保,必须清除所有潜在威胁,手段极其残酷。
仅一个月,贺飞便在阳谷留下恶名,期间十余个家族遭灭门。
阳谷与大名府近在咫尺,当地士绅富户在梁山大军到来前,大多避往大名府。
梁山泊军队驻扎于阳谷,未继续攻打大名府,这让当地的一些士绅富户稍感安心,胆量也逐渐恢复。
阳谷县内并非所有人都逃离,有些自认为清白、无恶行且不舍得家产的,便留下未走。
然而,这些人暗中与逃走的富户有联系,同时受到北地官府的影响,利用自身影响力散布谣言,扰乱民心。
这些人尽其所能为梁山泊制造麻烦。
阳谷县令是梁山泊的老成员,虽无显赫功绩,却勤勉尽责,现掌管县政。
加之贺飞的严厉手段,这些胡作非为的富户自然不会有好结果。
贺飞不仅对富户残酷,对普通百姓亦如此。
凡受牵连的平民,大多命运悲惨。
有的在抓捕过程中受害,有的则被投入劳改队,日夜劳作。
在他看来,这些人的遭遇皆因自身选择。
得益于贺飞这样的管理者,阳谷县的田地清查、税收征缴等工作成效显着。
原登记耕地只有八十七万亩,但清查出隐匿田地达二十五万亩。
按照徐悟锋的规定,逃逸士绅的田产将充公,新发现的隐田亦不例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