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了许久,杏儿才磨磨蹭蹭的从屏风后走出来。
“少爷!”
一声怯生生的声音响起。
苏小楼扭过头去,见杏儿穿着束身的内衣,手足无措,羞得不敢抬头,有些好笑。
“快下来咧,泡了长命百岁。”苏小楼打趣道。
“嗯!”杏儿轻点头,微不可闻的应了一声。
脚尖试了试水温,然后准备下水,谁知一个踩滑,整个人就往水里栽倒下去。
惊叫都没来得及喊出来,就沉到了水里。
水有六尺深,也不算浅。
苏小楼赶紧将她捞起来,水只齐她胸前。
咳了几声,估计是呛水了。
“少爷……”杏儿满头的水珠,根本睁不开眼,声音中带着些哭腔。
“无事,无事。莫要害怕,来,坐在少爷身边。”苏小楼安慰道,随即拉着她坐在温泉池的石梯上。
替她擦去脸上的水珠,她这才能睁开眼,突见少爷敞胸无衣,健壮的胸肌,都顾不得其它,脸刷的红到脖子根。
低着头,不敢看。
……
第二日,苏小楼和杏儿在山庄内吃了晚饭,才离开。
杏儿体验过了泡温泉的乐趣,也过足了一把少夫人的瘾,心中偷偷欢喜着。
只是一想到不过一天一夜,就三百两白银,一阵阵心疼袭来。
患得患失在她心中徘徊。
离开山庄后,赶着马车往左边的一条小道,入了山中。
见周围逐渐没了人家,远处村中点点灯火逐渐消失。
天上也没有月亮,只有几颗不足以照亮路的星星,凭着马车头的一盏油灯,微弱的灯光前行。
还好周围无茂密树林,是杂乱的灌木丛,但是杏儿还是感到了害怕。
特别是远处不知名的鸟鸣声,带着萧条的意味,平添了几分阴森。
“少爷,我们这是要去哪?”杏儿缩了缩脑袋,朝苏小楼身边靠了靠,才问道。
见她如此模样,苏小楼摸了摸她的脑袋,几分期待说:“我们此行木南府的目的地,进马车内吧。有少爷在,无事!”
坚定而又有力量的声音,让杏儿无由来的放下心来,但还是钻进了马车,露出一个脑袋靠着自家少爷,莫名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手紧紧攥着他的衣角。
马车沿着蜿蜒的山路行了大约两个时辰,这时月亮才钻出云层,能见度比刚才好了许多。
此时已经在山上,远远看去,罗氏山庄内密布的光点依稀可见。
苏小楼将已经睡着的杏儿塞入马车后,跳到一旁的巨石上观望了一番。
老瘸子师父说,石涧崖只有在晚上才能寻得到位置。
从六棵古树旁,往山上行两个时辰,可见山道旁有乱石堆,均为丈高丈宽。
行至乱石堆尾,山道断绝,是为草地。
上右侧巨石,借月光向北观望,可见山顶之线连成一片,中有缺口。
缺口对准当前,再行一个时辰。
于是苏小楼将马车卸下,叫醒了熟睡的杏儿,将贵重物品和衣物等收在行囊里,装好马鞍。
将杏儿拉上马,沿着缺口方向而去。
地势虽然整体起伏,但是却异常的平缓。
骑着马知翻过多少起伏的山丘,行了又是两个时辰,才到了尽头。
前方又是高耸入云的大山。
只见连绵不断的山前,有河水落下之声。
顺着声音,在向南行五里,为一湖泊。沿湖而行,至一石碑,石碑旁茂密古树林下,有一小道。
跟着小道入山,再行五里,可见开阔的山谷,谷中温暖异常,有一条河流穿谷而过。
雨季谷中积水,所以无树木生长。若遇水,则谷口有小船两条。若为草地,可御马直入。
十里之谷,如飘逸之神龙,姿态有道。
谷中尽头,为两座若石柱之山,山间宽不过十丈,用青色石板整齐铺设,长约半里。
过则豁然开朗,若清晨,可见日出从山巅连线上生起,紫炎从崖璧生出,犹如仙境,是为奇景。
苏小楼牵着马,站在石台上,看着这与老瘸子师父描述一致的奇景,也惊叹不已。
由于是石梯,只得马负行囊,他背着熟睡的杏儿,继续往里走去。
此时,太阳已经升起。
可听百鸟之声,走兽虫鸣,不仅不嘈杂,反而内心出现前所未有的宁静。
步行不过半个时辰后,终于看见左侧山谷对面,千丈高的悬崖上,水平刻着三字:石涧崖。
三字大到夸张,每个字占据一座巨大的山峰,每字目测至少六百丈见宽,一气呵成,颇有神韵。
实在不像是工匠开凿而出,不论从字的形态,还是浩大非人力所能及的工程规模。
更像用刀剑刻出一般,毫无停滞拖泥带水之感。
只是如此规模的刻字,用内力灌注刀剑刻出,那得是多高深的修为?
自己要在岩石上刻比这小数百倍的字,都会极为困难。
哪怕是师父口中功力高深莫测的太师祖悟道子,恐怕也远远办不到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