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明确,只有传国玉玺。
“走吧,向陛下复命。”李逍遥转身。
影密卫首领点头,两人一前一后走出秘库。沉重的铁门再次关闭,符玺令丞连忙在影密卫的监视下,重新启动了外围的机括。
厅内,章邯依旧守在门口,看到两人出来,目光第一时间落在李逍遥脸上,似乎在探寻结果。
“玉玺完好无损。”李逍遥言简意赅,目光掠过章邯,“章将军辛苦。此地交由影密卫接管,你随我去向陛下复命。”
“喏。”章邯垂首,眼底深处那丝波澜似乎平息了一些。
李逍遥不再多言,带着影密卫首领和章邯,在一队精锐禁卫的护卫下,离开符玺署,朝着帝王此刻所在——处理紧急事务的偏殿走去。
夜色已深,咸阳宫各处灯火通明,巡逻的甲士比平日多了数倍,空气中弥漫着大战过后的肃杀与紧张。一路行来,各处宫门守卫森严,口令不断,气氛凝重得如同绷紧的弓弦。
偏殿内,灯火通明。嬴政并未安寝,他换下繁重的冕服,身着玄色常服,负手立于巨大的大秦疆域图前。冕旒已除,露出那张棱角分明、不怒自威的脸庞。剑眉斜飞入鬓,鼻梁高挺,薄唇紧抿,眼神深邃如同寒潭,蕴含着掌控天下的意志和此刻冰冷的震怒。一股无形的压力弥漫在殿内,让侍立在一旁的内侍总管和几名心腹大臣大气都不敢喘。
李逍遥三人入内,恭敬行礼。
“陛下,符玺令署秘库已查验完毕。传国玉玺完好无损,能量纯正,无任何异状。”李逍遥沉声禀报,声音在寂静的大殿中格外清晰。
嬴政缓缓转过身,那深邃的目光如同实质的探针,落在李逍遥身上,停留了数息,仿佛要穿透玄甲,看清他内心的一切。随后,目光扫过影密卫首领,后者微微颔首确认。
“嗯。”嬴政淡淡应了一声,听不出情绪,但殿内那沉重的压力似乎缓和了一丝。“逆贼赵高,临死反扑,其心可诛!宫中禁卫,今日表现尚可。”他的目光落在李逍遥身上,带着审视,“蒙毅,你…很好。”
“护卫陛下,乃臣之本分!”李逍遥低头,姿态恭敬。
“赵高虽诛,其党未尽。”嬴政的声音陡然转冷,如同寒冰刮骨,“影密卫报,徐福、卢生等妖人,闻风而遁!其同党隐匿,刺客余孽未清!咸阳城中,暗流涌动!”
他的目光变得无比锐利,扫过李逍遥和章邯:“蒙毅!”
“臣在!”
“着你统领宫中禁卫及咸阳城卫戍一部!协同影密卫!给朕挖地三尺!追捕徐福、卢生及其党羽!清剿所有与逆案有涉的刺客、方士、六国余孽!宁可错杀,不可放过!”
“喏!臣必不负陛下所托!定将逆贼党羽,连根拔起!”李逍遥的声音铿锵有力,带着铁血的承诺。这正合他意,借势而为,彻底清扫障碍。
嬴政的目光又转向章邯:“章邯!”
章邯心头一紧,连忙上前一步:“末将在!”
“你熟知城防,辅佐蒙毅!若有懈怠…”嬴政的话没有说完,但那冰冷的杀意已说明一切。
“末将遵旨!定当竭尽全力,辅佐蒙统领!”章邯额头渗出冷汗,连忙躬身领命,姿态无比恭顺。
“去吧。”嬴政挥了挥手,重新转身面向那巨大的疆域图,背影如同沉默的山岳,散发着生杀予夺的无上威严。
李逍遥、影密卫首领、章邯三人恭敬行礼,退出偏殿。
殿外清冷的夜风一吹,章邯才感觉后背的冷汗浸湿了内衫。他看向身旁的李逍遥(蒙毅),对方玄甲覆身,侧脸在宫灯光线下冷硬如铁,眼神深邃平静,仿佛刚才面对帝王雷霆之怒的并非是他。
“蒙统领,接下来如何行事?末将听候调遣。”章邯压下心中复杂的情绪,主动问道,姿态放得很低。
李逍遥停下脚步,目光望向远处被灯火和士兵身影填满的宫苑,声音沉稳:“赵高伏诛,其党羽必成惊弓之鸟。徐福、卢生仓皇出逃,必有蛛丝马迹。首要,封锁四门,严查出城人员车辆,尤其是方士、商贾、游侠之流!其二,影密卫全力追查徐福、卢生下落及城内可能窝点。其三,由章将军你亲自负责,带可靠人手,彻底清查赵高府邸、中车府令署衙,以及所有与其往来密切的官吏、方士居所!凡有可疑文书、信物、人员,一体擒拿!其四,禁卫加强宫中及陛下行在护卫,绝不容许再有刺客惊扰圣驾!”
他条理清晰,命令果断,瞬间勾勒出一张严密的大网。
影密卫首领沉声道:“追查妖人,影密卫责无旁贷!这便去布置!”说完,对李逍遥和章邯略一拱手,身影迅速融入殿外的阴影中。
“末将领命!”章邯也肃然应道,“末将这便去调集人手,彻查赵高余孽巢穴!”他抱拳行礼,转身大步离去,背影很快消失在通往宫外的甬道。
看着章邯离去的方向,李逍遥眼神微冷。这个章邯,心思深沉,敌意未消,暂时还需借重其力,但也需防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