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说是35亿年前产生的,也有说是25亿年前产生的,这个是由于时间太过遥远。
这期间甚至很多星辰都毁灭,所以只能是猜测。
但是银河上古文明是在0.4个银河年,也就是一亿年突然从银河系消失了,这个时间段是非常确定的。
他们有可能是进入了四维或者更高维度的空间,或者是实现了跨河系旅行,这个还没有明确的答案。
这些古老的银河文明,就被称为银河上古文明。
他们离开到现在的一亿年,被称为当代银河文明。”
“一亿年,当代, 天啊!”
台下是一阵唏嘘声。
“大概7000万年前,当时的银河考古学家发现了月球,是发现月球有很多超出天文学的概念的诡异地方:
第一,作为一颗卫星,月球的存在显得非常“不合理”。月球的直径为3476公里,是太阳系中第五大卫星。
月球的直径大约是地球直径的1/4,质量约为地球的1/81。相对于所环绕的卫星来讲,月球是太阳系中体积和质量最大的卫星。月球跟地球比起来看上去也不是很大。
但如果我们把月球和地球的大小比例跟其他行星与卫星的比例比较一下,就觉得月球确实大的有点离谱了。
木星最大的卫星叫木卫三。它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卫星。木卫三的直径只有木星大约1/25,质量只有木星的大约1/。
也就是说,在整个银河系的行星里面,只有地球捕获了一个如此巨大的卫星,是绝无仅有的。
而且在理论上,地球是不可能捕获月亮这么大的卫星的,那么现在只有一种可能是月亮自己飞到地球边上,成为它的卫星的。
第二,地球上的人类看来,月亮的大小为什么神奇的和太阳一样?月球的半径是1738公里,距离地球的距离是公里
太阳的半径是公里,离地球的距离是1.5亿公里,太阳比月球大400倍,太阳和地球的距离是月亮和地球距离的400倍。
这种巧合的几率在银河系中还不到十亿分之一。
第三,月球早在20亿年前就已经“死亡”了。月球的死亡指的是月球的内部热量耗尽,内部活动已经停止,就像是地球上的生物生命体征消失一样。
综合上述,科学家认为是上古文明捕获了一颗大小适中,已经死亡的小行星,把它运输到地球身边,作为地球的卫星。
然后把它内部的金属全部给挖出来利用起来,制造了个基地。
于是派了一支探险舰队,进入月球,展开了对月球的研究,发现了在月球下面有一个庞大的上古文明遗留下来的研究机构。
这个探险舰队,又发现地球的物种多样性是在整个银河里面都绝无仅有的。
你们一定学过池塘生态系统,一个池塘,它有微生物类,鱼类,蛙类,各种植物等等,它就能形成一个生态闭环。这就是一个生态系统单元。
地球上除了这种池塘生态系统,还有河流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沙漠、高原生态系统,高寒苔藓生态系统,热带、温带,寒带等森林生态系统,甚至还有南极那种冰川生态系统等等。
可是在银河系中的生命星球,大部分只有两三种生态系统,它们的物种丰富程度是远远没有地球这么高的。
而且通过化石研究,六亿年前,地球有一次生态系统的大爆发,就是你们称作寒武纪生态大爆发。
我们就怀疑是上古文明在地球做生态实验的结果。
到目前为止,现在你们的所在的月球,在你们地球人类的科学家的研究中,也觉得他非常不可思议。
而且你们华夏国,第一个来到了月球背面,取走了样品。
对于一个开蒙不到一万年的智慧种族,这种进步速度,可以说是震撼银河呀。
这里我要解释一下,通常,银河系的智慧种族从开蒙,到能够去其他星球,收集样品,需要的时间都在10万到50万年之间。
“你们仅仅用了不到一万年,真的是匪夷所思!”
“尊敬的司马光教授,我们现在考古证据,只有良渚文化5300年左右,更古老的虞朝,却不能完全证实。
虽然《论语》,《史记》中有记载,但考古学的直接证据太少了,不具备说服力,您能不能告诉我,虞朝真的存在吗?”
郭幼嘉提出了她的问题。
“我可以明确告诉你,虞朝是存在的,在月球第十一层,有个博物馆,那里有你们华夏国各朝各代的文物,你们可以去看看。”
“这太好了!竟然有这样的博物馆,太好了!”郭幼嘉欣喜若狂。
目前,还有来自银河十五个种族的科学家,超过一万人,在研究月球。月球被开发出来的区域只有20层,而月球内部结构超过200层,勘探了不足10%。
越往月心里面去越是神秘,有些区域是根本进不去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