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诺伊州芝加哥的温特斯特竞技场(Wintrust Arena),一年一度的NBA联合试训也进行得如火如荼。
这里,是无数篮球少年梦想起飞的地方,也是各支球队球探们淘宝、发掘未来基石的关键战场。
美东时间 6月24日,星期四。
联合试训进入了备受关注的5v5对抗赛环节。
对于那些并非顶级乐透热门,但又渴望通过实战表现提升自己选秀行情的球员来说,这是至关重要的机会。
通常情况下,那些被预测为前五甚至前十顺位的超级新星,如凯德·坎宁安、杰伦·格林、埃文·莫布里等级别的球员,出于避免受伤或暴露缺点的考虑,大多只会参加体测、面试环节,很少会真正下场打5v5对抗。
因此,对抗赛的主角,往往是那些预计在首轮中后段、次轮乃至落选边缘徘徊的年轻人。
曾凡博赫然在列。
经过几天的体测和基础技术展示,小曾迎来了真正的考验。
他被分在了一支临时组建的队伍中,队友和对手都是来自NCAA各级联赛、发展联盟乃至国际赛场的潜力股。
场边,坐满了来自NBA各队的球探、总经理和教练组成员,他们的目光锐利如鹰,不放过场上任何一个细节。
小徐,也早早占据了一个视野极佳的位置,手中拿着笔记本,神情专注。
小曾的队友包括了像来自伊利诺伊大学的后卫阿约·多孙穆(Ayo Dosunmu),一个以坚韧和全面着称的球员;
还有来自弗吉尼亚大学的射手特雷·墨菲三世(Trey Murphy III),拥有出色的投射和不俗的运动能力。
他们的对手阵中,则有像来自阿拉巴马大学的防守悍将赫伯特·琼斯(Herbert Jones),以及来自奥本大学的矮个子但极具创造力的控卫谢里夫·库珀(Sharife Cooper)。
比赛开始,小曾显得有些紧张,但很快便投入到比赛中。
他的第一次触球,是在右侧四十五度角接到多孙穆的传球,面对一名身高略逊于自己的防守者,小曾没有犹豫,一个标准的投篮姿势,球应声入网!一记漂亮的三分!
这个进球让他稍微放松了一些。
接下来的回合,他在防守端积极轮转,虽然在一次面对赫伯特·琼斯的力量对抗中稍显吃亏,被对手挤开一步上篮得手,但他很快在下一次进攻中找回场子。
小曾在高位持球,利用队友的掩护,一个加速突破,在罚球线附近急停跳投命中,展现了他柔和的手感。
然而,联合试训的对抗强度远非他之前所经历的。
在一次转换进攻中,小曾试图持球一条龙快攻,但在谢里夫·库珀的巧妙干扰下,运球出现失误,球被对手断掉。
另一次,他在低位错防对方一名更强壮的内线球员时,被对手用力量碾压打成2+1。
“身体对抗还是偏弱,核心力量需要加强。”小徐在笔记本上记录着,“处理球的速率和在高强度对抗下的决策能力也有待提高。”
不过,小曾也并非没有亮点。
他在一次防守中,凭借出色的臂展和预判,成功干扰了特雷·墨菲三世的三分出手。
在进攻端,他除了展现投射能力外,还尝试了几次空切,其中一次接到多孙穆的妙传,空中接力暴扣得手,引来场边的一阵赞叹。
他还利用自己的身高和视野,为队友送出过一次不错的助攻。
整场5v5对抗赛下来,小曾的表现可以说是毁誉参半。
他的天赋肉眼可见:身高臂长,具备成为优秀空间型四号位的潜力,投篮手感柔和,运动能力在同身高球员中也属上乘。但缺点也同样明显:
身体对抗能力不足,持球进攻技巧相对粗糙,防守端的经验和位置感有待打磨,在高强度对抗下失误偏多。
比赛结束后,小徐和其他几位相熟的球探交流了一下看法。
“那个中国的孩子,曾,你们怎么看?”一位来自西部球队的球探问道。
“有潜力,运动能力不错,投篮姿势也标准。”另一位东部球队的球探回应,
“但太瘦了,对抗是个大问题。而且在场上显得有些犹豫,不像那些NCAA打出来的孩子那么老练。”
小徐也加入了讨论:“是的,他的比赛经验,特别是高水平比赛的经验还比较欠缺。”
“但他的学习能力很强,而且非常刻苦。如果能有合适的培养环境,未来还是值得期待的。”
综合各方意见,以及小曾在整个联合试训期间的表现,球探们对他的初步评估行情,普遍落在了次轮中后段。
这意味着,他有被NBA球队选中的机会,但顺位不会太高,未来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在联盟立足。
“差距是客观存在的,”小徐在给阿基发送的邮件中写道,
“但小曾展现出的潜力和职业态度是积极的。接下来的单独试训会更关键,希望能有球队愿意给他一个机会,并耐心培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