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龙独立军”在反围剿战役中取得辉煌胜利后,士气如虹。然而,林宇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深知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只有不断提升实力,才能在未来的战斗中立于不败之地。此时,系统奖励的战斗机设计资料以及航空燃油精炼技术,如同黑暗中的明灯,为“炎龙独立军”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建立属于自己的空中力量。
林宇迅速召集了军中所有的科研人员和技术骨干,成立了专门的项目组,全力投入到战斗机的研制工作中。当科研人员们第一次展开战斗机设计资料时,所有人都被眼前先进的设计理念和复杂的技术参数所震撼。这是一款融合了现代空气动力学、材料科学和航空电子技术的轻型战斗机,它拥有流线型的机身,大展弦比的机翼设计,旨在实现高机动性和低阻力。武器配置方面,计划配备多挺高性能机枪以及可挂载的航空炸弹,具备强大的空战和对地攻击能力。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异常骨感。摆在他们面前的是重重困难。首先,原材料极度匮乏。制造战斗机需要大量的特种钢材、铝合金以及各种稀有金属,而在当时的环境下,这些材料几乎无处可寻。技术人员们不得不四处搜罗,从废弃的车辆、老旧的枪炮中提取可用的金属材料。他们在根据地附近的城镇乡村展开地毯式搜索,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找到材料的角落。
其次,加工工艺的难度超乎想象。战斗机的零部件精度要求极高,许多零件的制造公差必须控制在极小的范围内。而“炎龙独立军”的工坊里,只有一些简单的车床、铣床等设备,根本无法满足高精度加工的需求。技术工人们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丰富的经验,尝试用手工打磨的方式来弥补设备的不足。他们日夜守在工作台前,用粗糙的双手一点点地将金属毛坯打磨成符合要求的零件,每一个零件都倾注了他们无数的心血和汗水。
航空燃油的精炼同样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根据系统提供的精炼技术,需要搭建一套复杂的炼油设备,涉及到化学蒸馏、催化反应等多个环节。技术人员们在毫无经验的情况下,自行设计并建造炼油装置。他们用土法烧制的陶瓷管道连接各个反应釜,用简陋的温度计和压力计来监控反应过程。在精炼过程中,由于化学原料的纯度不够,反应温度和压力难以精确控制,多次出现爆炸和起火事故。但科研人员们没有被危险吓倒,每次事故后,他们都会仔细分析原因,调整工艺参数,继续尝试。
“炎刃”特种大队在完成敌后任务后,也积极投身到这场攻坚战中。部分队员利用他们的侦察技能,深入敌占区,搜集制造战斗机所需的稀缺物资和先进工具。他们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线,从日军的仓库和工厂中偷运出珍贵的材料和设备。还有一些队员参与到基地建设和物资运输工作中,为战斗机研制项目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他们肩扛手抬,将沉重的物资运往工坊,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在这个艰难的过程中,林宇始终坚守在一线,给予科研人员和技术工人最大的支持和鼓励。他不仅协调各方资源,解决项目中遇到的各种难题,还时常深入工坊,与大家一起探讨技术问题,为他们加油打气。在林宇的带领下,整个“炎龙独立军”都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为了实现航空梦想而不懈奋斗。
喜欢穿越1930年系统爆兵乱世崛起请大家收藏:(www.2yq.org)穿越1930年系统爆兵乱世崛起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