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宇着重强调各部队之间的协同作战,要求建立高效通信网络,确保战斗中指令传达及时准确,各部队密切配合,发挥整体最大战斗力。
在美军位于朝鲜半岛的军事基地内,一片忙碌景象。麦克阿瑟心急如焚,加紧部署兵力,企图凭借军事力量扭转局势。在陆军方面,美军集结了30万精锐部队,包括5个重装甲师和7个机械化步兵师。重装甲师装备M4谢尔曼坦克改进型号,共计1500辆,部分换装了更强大的火炮和改进的火控系统,具备一定火力、防护和机动性。机械化步兵师配备大量M2半履带车2000辆和M3装甲侦察车800辆,步兵装备M1伽兰德步枪20万支、M1919A4机枪5000挺等武器,具备较强作战能力。此外,美军还部署了大量火炮,包括M101式105毫米榴弹炮1000门和M114式155毫米榴弹炮500门,具备一定射程和火力覆盖能力。
海军方面,美军派遣多支航母打击群。除原有3艘航母外,又增派两艘。每艘航母搭载F4U海盗式战斗机200架、TBF复仇者式鱼雷轰炸机100架等舰载机。F4U战斗机具备较强空战和对地攻击能力,TBF鱼雷轰炸机可对舰艇发动攻击。多艘弗莱彻级驱逐舰20艘和克利夫兰级巡洋舰10艘环绕航母。弗莱彻级驱逐舰具备一定防空、反潜和反舰能力;克利夫兰级巡洋舰火力较强,可提供防空和对岸火力支援。
空军方面,美军集结了大量战机。P - 51野马战斗机仍有300架在服役,具备较高速度和航程,可执行空战和对地攻击任务。F - 80流星战斗机作为美军早期喷气式战斗机,数量约200架,具备一定性能优势。此外,美军还派遣了B - 29超级堡垒轰炸机50架,可携带大量炸弹,对敌方纵深目标进行战略轰炸。
大战前夕,情报战已悄然打响并愈演愈烈。美军情报机构动用各种手段收集志愿军和炎龙独立军情报。太空中,侦察卫星密切监视朝鲜半岛。地面上,派遣大量间谍和特种侦察部队渗透,试图获取兵力部署、武器装备位置和作战计划等情报。然而,志愿军和炎龙独立军建立了严密情报防御体系。炎龙独立军利用先进电子侦察技术,发现美军卫星侦察和电子监听活动,并采取反制措施,如电子干扰和伪装隐蔽。志愿军依靠广大军民构建情报网络,民众积极提供线索,一旦发现可疑情况立即上报。同时,志愿军和炎龙独立军积极开展情报搜集工作。特种部队深入敌后,通过抓捕俘虏、截获通信等方式获取美军情报,重点关注兵力调动、武器部署和作战计划等信息。在这场情报战中,双方互有胜负。美军获取了一些基本情报,但对关键信息仍一无所知。志愿军和炎龙独立军掌握了美军大致兵力部署和部分作战计划,为应对进攻做好准备。
炎龙独立军收到系统消息,每日将额外获得200名特种部队成员,这些成员是之前牺牲的系统部队成员,半月后将自动复活。“这是巨大优势,要合理安排这些力量。”军长兴奋地说。参谋长点头:“没错,复活后补充到关键岗位,增强战斗力。”这些即将复活的特种部队成员经过系统强化训练,素质和技能更高。他们将成为战场上的奇兵,为胜利增添砝码。林宇亲自参与制定针对复活队员的作战计划和培训方案,确保他们能迅速融入部队,与战友配合默契,发挥最大作用。
随着各方兵力部署和武器装备就位,决战时刻日益临近。整个朝鲜半岛笼罩在紧张氛围中。志愿军战士在战壕里擦拭武器,眼神坚定,充满对胜利的渴望。他们深知战斗艰巨,但保家卫国的信念让他们无所畏惧。炎龙独立军士兵检查先进武器装备,熟悉作战任务。他们信心满满,相信与志愿军配合能战胜敌人。美军士兵虽人数众多、装备精良,但也感受到巨大压力。他们明白即将面对的对手顽强,战斗必将艰苦。
在各方注视下,大战终于爆发,瞬间,枪炮声、喊杀声震耳欲聋,整个战场变成了一片人间炼狱。
美军的重装甲师和机械化步兵师在火炮的掩护下,向着志愿军和炎龙独立军的防线推进。M4谢尔曼坦克改进型号喷吐着火焰,滚滚向前,身后是密密麻麻的M2半履带车和M3装甲侦察车,扬起漫天尘土。“给我冲,把那些阵地都给我拿下!”美军指挥官拿着扩音器大声嘶吼,声音里带着一丝焦躁和急切,试图用这种方式给士兵们打气。美军士兵们猫着腰,在坦克的掩护下向前冲,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紧张和恐惧,眼神中透露出对未知的不安,但军令如山,只能硬着头皮前进。
志愿军的防御工事瞬间被炮火覆盖,爆炸声此起彼伏,泥土和碎石被高高抛起。但志愿军战士们毫不畏惧,依托战壕和掩体,用步枪、机枪和手榴弹顽强抵抗。“同志们,为了祖国,为了人民,坚守阵地!”连长的呼喊声在炮火中回荡,那声音坚定而有力,充满了鼓舞人心的力量。战士们齐声怒吼,扣动扳机,子弹如雨点般射向美军。有的战士嘴角挂着坚毅的笑容,在枪林弹雨中穿梭,仿佛忘记了死亡的威胁,心中只有保家卫国的信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