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溪源村,晨雾还未散尽,金黄的稻浪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诉说着这个宁静山村的岁月静好。林家新宅的地基在围挡内悄然浇筑,机械的轰鸣声被刻意压低,像极了大地深处的低语;村外食品厂的设备发出低沉的嗡鸣,宛如深海的暗流,在静谧中涌动;村口小卖部的"陈大姐"依旧挂着熟悉的笑容,热情地招呼着过往村民,一切看似平常,却暗藏着即将改变一切的力量。林宇精心维持的低调,即将被一股沛然的"仁心"之力彻底打破!
变化的中心,移向了村外那片荒地中一块相对独立、地势稍高的区域。几天前还荒草蔓生的斜坡,几乎在一夜之间,被印着"溪源康健服务中心(筹建中)"的高大蓝色围挡圈起。起初,村民们只是好奇地瞥上一眼,一边嗑着瓜子一边嘀咕:"林宇那娃子又折腾啥呢?"并未深究。毕竟,这阵子他又是盖厂子,又是建新家,已经够让人咂舌了,谁也没料到,更大的惊喜还在后头。
但围挡内的景象,很快透露出令人心悸的效率与不凡。
这里的建设节奏,与食品厂的涓涓细流截然不同,带着一种高效到近乎"蛮横"的集中!深夜的溪源村万籁俱寂,只有偶尔的狗吠声打破宁静。就在这时,几辆车身印着"精密医疗设备运输"字样的重型厢式货车,在星斗漫天的夜幕下悄然驶入。货车的车灯被刻意调暗,像幽灵般在乡间小路上缓缓前行。在食品厂那些看似在"散步"、实则警惕巡视的员工自然形成的警戒圈内,沉重如山的巨大木箱被小心翼翼卸下。每一个木箱都包裹得严严实实,箱体上印着醒目的"易碎"和"精密仪器"标识,搬运工人的每一个动作都谨慎而专业,仿佛在处理稀世珍宝。
随后,是源源不断运入的、印着"医用级"标识的管线、特种板材、高透光玻璃。施工声响被压至最低,围挡内却彻夜灯火通明。大型吊车的巨臂在夜空中缓缓转动,轮廓在灯光下若隐若现,众多工人敏捷的身影在光影中穿梭,宛如一场精心编排的夜间舞台剧。那效率,那阵势,仿佛有一双无形的大手在指挥,一切都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短短一周,一栋线条简洁、以纯净白色与高级浅灰为主基调的三层现代建筑拔地而起!其规模与气派,在这偏僻山村,如同天外来物!周围平整出的停车场划着整齐的车位线,小片绿化带里新栽的绿植在秋风中轻轻摇曳,更添几分正规气息。
村民们再也按捺不住好奇,围挡外聚集的人越来越多,议论纷纷:
"我的娘咧!这盖的是啥?宫殿吗?"张大娘踮着脚,伸长脖子往里张望。
"看着比镇卫生院气派多了!林宇这是要干啥?"几个老汉蹲在地上,吧嗒着旱烟袋,满脸疑惑。
"康健服务中心?听着像医院?村里能弄出这么大的医院?"年轻媳妇们交头接耳,眼中满是惊讶。
谜底在一个阳光灿烂的上午揭晓。崭新的金属牌匾——"溪源康健服务中心"被郑重悬挂于主楼大门之上。同时,围挡被有序撤去,这座乡村医疗的"奇迹"毫无保留地展现在所有人眼前!
洁白的外墙在秋阳下熠熠生辉,巨大的落地玻璃窗仿佛吸纳了整个天空的光亮,将蓝天白云都映在了建筑上。感应玻璃门无声滑开,露出内部光洁如镜的地面、柔和明亮的灯光和整洁的导诊台。这景象,对看惯了镇上卫生院昏暗与斑驳的村民而言,视觉冲击力不啻于目睹神迹降临!
"老天爷!这...这真是医院?!"李大爷揉了揉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的所见。
"亮得晃眼!干净得能照出人影儿!"王婶忍不住用手去摸那光滑的墙面。
"林宇...这娃子是要成仙啊?!"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惊叹声。
大门内,七名身着笔挺白大褂的身影鱼贯而出。他们年龄不一,气质却惊人地统一:沉稳、干练、眼神锐利中透着医者的温和。为首一人,约莫四十余岁,面容方正,眼神沉静如深潭,肩章虽无军衔标识,但那挺拔如松的站姿和骨子里透出的沉稳威严,让人不由自主地信服——他就是李铭,系统军医组负责人。他身后跟着的医生护士(系统军医及医护兵),个个步履稳健,神情专注,仿佛自带一种让人安心的气场。
李铭站定,目光沉稳地扫过震惊失语的村民,声音洪亮清晰,带着一种安定人心的力量:"各位溪源村的父老乡亲,大家好!我是溪源康健服务中心的负责人,李铭。本中心由林宇先生个人捐资兴建,唯一宗旨,是为本村及周边乡亲提供更便捷、更优质的医疗保障!今日起,中心试运行!试运行期间,面向溪源村全体村民,免费提供以下服务!"
他声音微顿,清晰有力地宣布:
"一、免费基础体检!包括血压、血糖、心电图、B超、X光拍片(胸片、骨关节)!"
"二、免费常见病、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基础诊疗与用药指导!(药品按成本价供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