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后,苏晚晴突然发动。当助产士抱着七斤重的男婴出来时,朱宅上下一片欢腾,却没人注意到产房里再次喘急的产妇。凌晨三点,岐明修的诊车再次疾驰而至,只见苏晚晴面色苍白如纸,呼吸浅促难续,汗出湿衣。
"速煎参附汤!"岐明修撕开野山参切片,"《伤寒论》云'亡血家,不可发汗',产后血脱,气随血泄,此乃'暴脱'之候。人参大补元气,附子回阳救逆,正如《本草汇言》所言'人参、附子,回阳救逆,此阴中回阳第一品药也'。"
五、母子平安:中医的时间哲学
当第一缕阳光照进产房时,苏晚晴终于睁开眼睛。她看着怀中的婴儿,又看看守在床边的岐明修,嘴角露出微笑。岐明修诊脉后,从随身药囊里取出炒白术和茯苓:"今日可服归脾汤加减,《金匮要略》言'产后风,续之数十日不解...头微痛,恶寒,时时有热,心下闷,干呕,汗出,虽久,阳旦证续在耳,可与阳旦汤',然此症属气血两虚,当健脾养心。"
朱明远看着床头柜上的中药罐,忽然想起产前的争执,不禁感慨:"从前总以为中医慢,如今才知道,该快时如雷霆,该慢时如春雨。"岐明修望着窗外初升的朝阳,轻轻说道:"医道如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皆有时序。晚晴产前如夏日炎蒸,需清热行气;产后似冬月寒凝,当温补固脱。非时之种,纵有良种亦难生根。"
满月酒那天,苏晚晴抱着孩子来岐仁堂致谢。小家伙攥着岐明修的砭石挂件咯咯直笑,晚晴的面色已恢复红润,说起话来中气十足。岐明修指着诊室墙上的《黄帝内经》警句:" '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此乃中医辨证之魂。世人常以补泻分门派,却不知真正的中医,只辨阴阳,不分门户。"
申城的冬雪渐渐落下,岐仁堂的铜葫芦幌子上挂着晶莹的冰棱。苏晚晴发来孩子的百日照,照片里小家伙攥着一根人参须,笑得眉眼弯弯。岐明修看着手机轻笑,案头的《金匮要略》恰好翻到"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篇,书页间夹着的苏梗标本,还留存着深秋的药香。
这个曾在生死边缘徘徊的母亲,终究在中医的时序智慧中,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暖花开"。而岐仁堂的故事,仍在这座城市的街巷里静静流淌,见证着生命如何在阴阳平衡的智慧中,完成一场又一场惊心动魄的重生。
喜欢岐大夫的悬壶故事请大家收藏:(www.2yq.org)岐大夫的悬壶故事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