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大夫笑了,回复:"把竹沥少兑点,加半勺蜂蜜。记住,喝药后盖薄被,让孩子出点微汗,但别捂汗。"
第二天清晨,强强妈发来照片:孩子趴在床上,手里攥着半块苹果,囟门处的红晕退了不少。"岐大夫,昨晚喝了药,出了一身黏汗,咳出来好多黄痰,现在能吃苹果了!"
岐大夫坐在老榆木桌前,翻开新的医案本,提笔写道:"患儿张,两岁,胎毒内陷致咳喘。母孕时嗜食辛辣,热毒伏于胞胎。症见疹消咳喘,囟门灼热,脉浮数而虚。治以扶正托邪,方用参、翘、芎透发,连、沥清热,陈、芍和中,木通导浊。药后得汗,痰出热退,此《内经》'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之变也。"
写到这里,他想起今早路过网红火锅店时,看见 pregnant 女子捧着牛油锅底大快朵颐。摇摇头,又在案末加了句:"今之妇人,过食辛热者众,每见新生儿黄疸不退,幼儿湿疹反复,皆胎毒之候也。饮食有节,不仅养身,亦所以护胎。"
第六章 复诊时的对话
三日后复诊,强强在诊室里追着灰鸽子跑,小脸红润,咳嗽全止。岐大夫给孩子把脉,脉象和缓有力,便换了方子:"党参改为太子参,加炒白术二钱,茯苓二钱,熬粥喝,巩固脾胃。"
强强妈递过锦旗,上面写着"岐黄妙手,竹沥回春"。"岐大夫,"她不好意思地说,"我现在后悔死了,怀孕时真该听您的话......"
"过去的事不说了,"岐大夫给强强塞了颗炒山楂,"《育婴秘诀》里说'儿之在胎,与母同体',母亲的饮食就像给胎儿的土壤施肥。现在很多年轻妈妈觉得怀孕就得大补,其实'膏粱厚味,足生大疔',清淡均衡才是真营养。"
强强爸指着墙上的《脾胃论》问:"岐大夫,您说现在的孩子黄疸多,是不是也和胎毒有关?"
"正是,"岐大夫点点头,"新生儿黄疸,中医叫'胎黄',多因母亲孕期过食辛辣、生冷,导致胎儿湿热内蕴。就像腌咸菜,盐水放多了,菜就容易发黄。"
他走到药柜前,取出晒干的茵陈:"你们看这味药,茵陈蒿汤是治胎黄的名方。但最好的'药',是母亲孕期管住嘴。昨天还有位妈妈来咨询,说孩子出生后满脸湿疹,一问才知道,她整个孕期吃了八十顿小龙虾!"
强强突然举起手里的山楂:"伯伯,酸酸甜甜!"
岐大夫笑着摸他的头:"对,就像这山楂,酸甜开胃,但吃多了也伤牙。凡事有度,吃东西如此,养孩子更是如此。"
窗外的雨停了,阳光透过梧桐叶洒在岐仁堂的青石板上。强强攥着山楂跑出院门,囟门处的胎发在阳光下闪着金光。而岐大夫案头的《幼科铁镜》正翻开着,书页上"胎毒发于皮毛为痘疹,发于脏腑为惊痫"的字句,在晨光中仿佛活了过来,提醒着每个路过的人:有些爱,要从管住舌尖开始;有些病,早在娘胎里就该防患未然。
喜欢岐大夫的悬壶故事请大家收藏:(www.2yq.org)岐大夫的悬壶故事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