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晓葛看着处方上的“熟地、石斛”,又看看岐大夫严肃的表情,第一次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想起过去几年,为了赶方案通宵达旦,为了拉客户千杯不醉,为了排解压力夜夜笙歌,那些被他视为“年轻资本”的放纵,原来都是在透支生命的根基。
“岐大夫,我一定照做。”他低声承诺,眼神里有了悔意。
五剂药服完,晓葛的呕吐果然减轻了,能吃下少量的粥和面条,胃里的灼热感也缓解了不少。又继续调理了一个月,面色渐渐恢复了些血色,胁痛也减轻了。虞先生喜出望外,特意提了两斤上好的石斛来感谢岐大夫。
“岐大夫,您真是妙手回春啊!”虞先生满脸笑容,“晓葛现在能吃能睡,就是还有点没力气,您看是不是再补补?”
岐大夫诊了诊脉,摇摇头:“阴精亏损非一日之寒,恢复也非一日之功。现在脉虽仍细,但已不如前急促,说明肾阴在慢慢恢复。切记不可急于大补,以免滋腻碍胃。继续用前方加减,再服一个月,同时一定要注意保养,否则容易复发。”
晓葛在一旁连连点头,心里暗暗发誓要痛改前非。然而,都市的诱惑和工作的压力,就像一张无形的网,很快又将他笼罩。
第三章:怒伤肝木的复发劫
转眼一年过去,申城的秋天带着桂花香来了。虞晓葛的身体本已好转大半,却在一次重要的客户竞标失败后,旧病突然复发。这次比上次更严重,不仅呕吐不止,还伴有剧烈的胁肋胀痛,心情烦躁易怒,看什么都不顺眼。
“爸,我又不行了……”晓葛蜷缩在沙发上,捂着右胁,“这次不是吃不下,是一生气就疼得厉害,胃里像堵了块石头,还老想发火。”
虞先生急忙打电话给岐大夫,却得知他去外地出诊了。情急之下,找了位当地的医生来看,医生见他胁痛、烦躁、脉弦,就用了疏肝理气的柴胡疏肝散,吃了几天不见效,反而觉得胸口更闷了。
直到岐大夫回来,晓葛的病已经拖了一周。岐大夫诊过脉后,眉头紧锁:“左关脉弦长有力,这是典型的肝郁气滞啊!你这一个月是不是动了大怒?”
晓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唉,就是那个竞标没拿下,被老板骂了一顿,又跟同事吵了一架,心里堵得慌,那几天天天喝酒解闷……”
“你呀!”岐大夫叹了口气,“《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怒气伤肝,肝气郁结,就像水管被堵住了,气不通则痛。你本来肝肾阴虚,肝木本就偏旺,再加上怒气一激,肝气横逆更甚,不仅犯胃导致呕吐,还会阻滞胁肋经络,所以胁痛加剧。”
他换了一张处方:“这次要用加味逍遥散——柴胡疏肝解郁,当归、白芍养血柔肝,茯苓、白术健脾和中,甘草调和诸药。加丹皮、栀子,是因为肝郁久了会化火,这两味药能清泻肝火;再加香附、郁金,增强理气止痛的效果。这方子就像给堵塞的水管开了个阀门,既能疏肝解郁,又能养血清热,是调和肝脾的名方。”
“记住,”岐大夫郑重地说,“肝病最忌情志不畅,你这身体,以后遇事要学会放宽心,少动怒,少纠结。肝属木,喜条达而恶抑郁,就像树木需要阳光雨露,肝气需要舒畅通达。”
晓葛这次不敢怠慢,按时服药,又在父亲的监督下推掉了所有应酬,每天下班就回家休息。一周后,胁痛大减,呕吐也止住了,心情也平静了许多。他看着镜子里自己依旧苍白的脸,第一次真正意识到,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第四章:劳伤脾元的末世象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捉弄不知珍惜的人。两个月后,公司年底冲刺,晓葛又一次投入到疯狂的加班中。连续一周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饿了就吃泡面,累了就喝咖啡,中间还陪客户喝了两次大酒。终于在一个深夜,他刚改完最后一版方案,就猛地咳出一口血来,痰中带着血丝,还有一股腥秽的味道。
“完了……”晓葛看着纸巾上的血迹,心里一片冰凉。
这次的症状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凶险:胁肋胀痛如刀割,躺在床上都觉得气不够用,一吸气就疼,六脉变得虚软无力,稍微动一下就气喘吁吁。虞先生请了好几位医生来看,有人用小建中汤温中补虚,喝了二十多剂,胁胀稍微宽解了些,但疼痛依旧,还咳出更多的稠痰,腥臭味让人难以靠近。
无奈之下,虞先生再次求到岐大夫门下。此时的晓葛已经瘦得脱了形,眼窝深陷,两眸白多黑少,说话气促声嘶,连抬手的力气都没有了。岐大夫诊脉时,指尖几乎感受不到脉搏的跳动,那脉象细如蛛丝,若有若无。
“唉……”岐大夫放下手,久久没有说话,脸上满是痛惜。
“岐大夫,您救救他!不管用什么药,我们都吃!”虞先生抓住岐大夫的手,老泪纵横。
岐大夫缓缓摇头,声音沉重:“虞先生,晓葛这病,已经到了肺痿的恶候了。他原本肝肾阴虚,相火上炎,灼伤肺阴;后来又多次动怒伤肝,肝郁化火,火又克金(肺属金);再加上这次劳伤过度,忍饥挨饿,恣酒感怒,彻底耗散了脾胃之气。脾为后天之本,脾胃一败,就像工厂断了原料,气血生化无源;肺为娇脏,主一身之气,肺阴亏耗,肺气孤危,所以出现咯血、腥痰、气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