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得对,"岐大夫赞许地点点头,"你看他现在脉沉细无力,舌淡苔白,纳差便溏,还有下肢厥冷、自汗耳鸣,这都是典型的脾肾阳虚证,跟奔豚汤证的'气从少腹上冲心'虽不同,可病机都在元阳不足。"
【第四章 温阳固本:奔豚汤里的水火平衡】
岐大夫转身换了个药方,这次抓的是附子、干姜、肉桂,一股温热的药香顿时弥漫开来。"给你用温氏奔豚汤加减,"他解释道,"附子配干姜,就像给脾胃生起一盆火,肉桂能引火归元,不让虚阳上浮。再加上党参、白术健脾益气,菟丝子、巴戟天补肾填精,这叫'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周师傅看着那黑褐色的附子,心里还是犯怵:"大夫,这附子不是有毒吗?"
"炮制过的制附子只要配伍得当,就是补阳的好帮手,"岐大夫把甘草和大枣也包进去,"我给你加了甘草调和诸药,大枣养脾阴,既能制附子之燥,又能防补阳太过伤阴。记住,这药得用文火慢煎一个时辰,让药性慢慢释放。"
他又叮嘱:"这几天只能喝小米粥,里面加俩去核的大枣。千万别再碰生冷油腻,晚上十点前必须睡,让脾胃有时间休整。你这病就像跑了长途的车,发动机过热时得先降温,可降温之后就得加好机油,不然零件该磨损了。"
周师傅连连点头,想起前几天还在烧烤摊胡吃海塞,不由得有些惭愧。"难怪我老觉得腿凉,原来是阳气到不了脚底板。"他搓着小腿说,"以后夜班再饿,就啃俩馒头,再也不拿肚子开玩笑了。"
【第五章 岐黄妙理:从通腑到温补的玄机】
等周师傅走后,小杏捧着医案请教:"师父,为啥同样是肚子胀,一开始用攻下药,后来又用温补药?这转变的关键在哪儿?"
岐大夫指着桌上的脉象图说:"辨证的关键在于'舍证从脉'和'舍脉从证'。初诊时他脉沉滑有力,舌苔白腻质红,这是实邪壅滞的明证,哪怕有口干、放屁这些看似矛盾的症状,也要抓住'胀呕痛闭'的主症用大承气汤。复诊时虽然排便通了,但脉沉细无力、舌淡苔白,还有一系列阳虚症状,这时候就得抛开'刚通下不宜补'的偏见,转用温补。"
他翻开《金匮要略》指着"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的条文说:"中医治病就像治水,洪水来了先得疏通河道,等水势退了就得加固堤坝。周师傅的病,先是肠道被燥屎淤塞如洪水,用大承气汤是'通因通用';后来脾肾阳虚如堤坝失修,用奔豚汤是'塞因塞用'。这都是《内经》'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的道理。"
小杏若有所思:"怪不得师父总说,读经典要活学活用。周师傅的病要换成别人,说不定看他刚泻过肚子,就不敢用附子了。"
"是啊,"岐大夫望着窗外初升的太阳,"现在好多人一见便秘就用开塞露,一见腹泻就吃止泻药,却不知道分辨寒热虚实。就像周师傅这种情况,要是只盯着'不大便'就一直用泻药,迟早得把脾胃阳气泻光,变成西医说的'肠易激综合征',那才叫麻烦。"
他收拾好药柜,看着墙上挂的"大医精诚"匾额,缓缓道:"行医如行船,既要辨明风向,又要懂得调整帆舵。大承气汤和奔豚汤,看似药性相反,实则都是为了让人体的气机回归正道。就像这初夏的天气,雷雨过后必有晴阳,人体的阴阳平衡,也得靠医者因势利导啊。"
【尾声 巷口的叮嘱:从医案到生活的启示】
一周后,周师傅再来复诊时,脸色已经红润了许多,说话也有了底气。他告诉岐大夫,喝了奔豚汤后,晚上睡觉不盗汗了,耳鸣也轻了,最明显的是小腿暖和起来,就算开一夜空调也不觉得冷。
"记住,以后每顿别吃太饱,七分饱就够了,"岐大夫在他的病历本上写下"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八个字,"你这脾胃就像被撑大的气球,得慢慢养才能恢复弹性。"
周师傅连连称是,走到门口又回头问:"大夫,我那些开出租车的伙计好多都有便秘毛病,能不能让他们也来您这儿瞧瞧?"
岐大夫笑着点头:"让他们来吧,不过得先戒掉烧烤摊的羊腰子配冰啤酒。《脾胃论》里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现在好多急慢性肠梗阻,都跟暴饮暴食脱不了干系。"
看着周师傅开车远去的背影,岐大夫对小杏说:"把这周的医案整理好,就叫《通腑之后转温补,出租车司机的脾胃保卫战》。要让大家知道,中医治病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是像治水一样,既要疏浚河道,也要培固堤防。"
此时的岐仁堂,阳光透过雕花窗棂,照在药柜上的"黄芪党参"等药牌上,泛着温润的光泽。而巷口的烧烤摊前,少了那个熟悉的出租车司机身影,多了几分关于饮食与健康的悄然改变。这或许就是岐黄之术的魅力,不仅在一剂方药的玄妙,更在让生活回归本真的智慧。
喜欢岐大夫的悬壶故事请大家收藏:(www.2yq.org)岐大夫的悬壶故事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