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呷了一口,甘中带辛,喝下去像条暖流淌进胃里,半小时后,后背竟微微出了点细汗。到了晚饭时间,老伴儿端上小米粥,他居然喝了两碗,还啃了小半个馒头。
第二天一早,老周刚把腿从被窝里伸出来,就惊喜地叫起来:“老婆子,快摸!不冰了!”老伴儿伸手一探,果然温乎乎的。更神奇的是,上午去厕所,居然顺畅地解了燥屎,肚子里那股憋了几天的闷胀感全没了。
第三服药喝完,老周特意去爬了趟办公楼的楼梯,以前爬三层就喘,现在五层下来气都不短。他揣着药方又来到岐仁堂,进门就拱手:“岐大夫,神了!我现在吃嘛嘛香,小腿跟装了暖水袋似的。您说我这病好了,要不要再吃点补药巩固巩固?”
岐大夫正在给陈阿婆包扎崴了的脚踝,抬头笑了:“周总啊,您没听说过‘是药三分毒’?《黄帝内经》讲‘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您现在最该补的不是药,是生活。”
他指了指窗外晒太阳的老头老太:“您看张大爷,每天早上五点起来揉腹三百下,雷打不动;李阿姨,顿顿吃饭细嚼慢咽。您啊,以后少熬夜,说话别太急——说话多了耗气,就像给气球打气时老漏气。吃饭七分饱,睡前泡泡脚,比吃啥补药都强。”
【第五章:老槐树底下的“脾胃经”】
半个月后,老周成了岐仁堂门口老槐树下的常客。他不再穿笔挺的西装,改穿宽松的棉麻褂子,每天早上拎着菜篮子跟老伴儿去早市,看见冰镇水果绕着走,遇见卖炒货的还会买两把炒花生——“生花生养胃,炒花生健脾”,这是岐大夫告诉他的。
有天傍晚,他看见小张扶着个姑娘进诊所,姑娘脸色苍白,直喊小腿冷。老周忍不住多嘴:“姑娘,你这是不是老吃外卖,还爱喝冰奶茶?”
姑娘惊讶点头:“大叔您咋知道?我做新媒体的,天天熬夜赶稿,靠冰咖啡续命,最近不光腿冷,吃点东西就胃胀。”
岐大夫搭完脉,对姑娘说:“你这跟周总当初一个毛病,脾胃阳气被冰奶茶‘浇灭了’。这样吧,先给你开点枳术丸,回去把奶茶换成生姜红枣茶,每天晚饭前揉肚子一百圈,记住,顺时针是‘补’,逆时针是‘泻’。”
老周在一旁听得直点头,突然想起什么:“岐大夫,上次您说我这腿冷是脾胃的事儿,可我以前总以为是肾虚呢!”
“好多人都这么想,”岐大夫收拾着药碾子,“肾就像家里的‘储能电池’,脾胃是‘发电站’。要是发电站发不出电,电池存的那点能量早晚得耗光。所以李东垣说‘脾胃为后天之本’,吃好饭,睡好觉,比啥都强。”
夕阳透过梧桐叶洒在岐仁堂的药柜上,老周看着那些写着“黄芪”“党参”“白术”的小抽屉,突然觉得,中医这玩意儿就像家门口的老槐树,看着普通,根儿却扎得深,枝叶能遮风挡雨。他摸了摸自己不再冰凉的小腿,心里跟刚喝完那碗热汤似的,暖烘烘的。
(完)
喜欢岐大夫的悬壶故事请大家收藏:(www.2yq.org)岐大夫的悬壶故事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