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换桂枝?”阿伟盯着药方上的6g桂枝尖。
“升麻、柴胡是‘猛张飞’,升气太猛,怕把你那刚压下去的冲气又带起来,”岐大夫笑着说,“桂枝尖是‘智多星’,《伤寒论》里说它‘下气散逆’,既能升大气,又能降逆气,一举两得。你看那桂枝树,枝条都是往下垂的,天生就有往下引气的本事。”
【第五章:厨房里的“气顺食谱”】
两剂升陷汤喝完,阿伟爬楼梯真不喘了。他揣着药方蹲在岐仁堂门口,看岐大夫给街坊们讲食疗:“秋冬天补脾胃,就吃山药小米粥,山药得选垆土的,健脾又固肾;炒菜少放辣椒,多放葱姜,辛温的东西能帮着行气……”
“岐大夫,”阿伟凑过去,“我这病咋就跟气上冲扯上关系了?以前总以为是压力大,脑子出问题了。”
“现代人啊,十有八九都‘气不顺’,”岐大夫擦着药碾子,“你看那办公楼里的年轻人,天天坐着不动,气就堵在肚子里;熬夜伤了肾,就像家里的水库没水了,气就容易往上漂。《脾胃论》说‘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你熬夜吃冰,等于既拆了水库,又堵了水渠,气能不造反吗?”
他指了指药柜上的《黄帝内经》:“老祖宗早说了‘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你那半夜唱歌,看着是疯,其实是身体在自救——气堵得太厉害,它自己找个出口呢!”
后来阿伟戒了冰咖啡,每天下班绕着小区快走半小时,还跟岐大夫学了“八段锦”里的“两手托天理三焦”,专门疏通胸膈之气。有天小张撞见他在厨房熬粥,锅里飘着山药、芡实和炒白扁豆,不禁咋舌:“哥,你这是从摇滚青年变养生大爷了?”
阿伟盛了碗粥,热气氤氲中,他摸着不再发烫的脖子笑了:“懂啥,这叫‘气顺则万事顺’。以前总以为代码能解决所有问题,现在才知道,身体里的‘气路代码’顺了,比啥都强。”
此刻的岐仁堂外,夕阳把青石板路染成金黄,药香混着谁家炒菜的油烟味,在暮色里慢慢散开。阿伟端着粥碗站在阳台上,远处写字楼的灯火依旧明亮,但他知道,自己身体里那股乱窜的“邪火”,总算被岐大夫那碗汤里的“镇气兵团”给收服了。
(完)
喜欢岐大夫的悬壶故事请大家收藏:(www.2yq.org)岐大夫的悬壶故事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