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阳在寒潭之畔的山谷小屋安顿下来,日子便在苦修与钻研中悄然流逝。他深知自己身负血仇,又对妹妹楚黎安危忧心如焚,这份沉重化作了无穷动力,驱使他日以继夜地汲取元青留下的知识宝库。
接下来的一个月,楚阳的生活规律得如同山谷中亘古不变的溪流。每日天光未明,他便起身,借着晨曦微光,一头扎进那丈高书架堆积如山的典籍之中。他的目标明确:掌握生存与变强所需的一切基础。
他首先找到了一本名为《修士灵器使用大全》的厚册。书中图文并茂,详尽介绍了修真界常见的各类灵器及其操控法门。楚阳如饥似渴地翻阅着:
灵剑篇:讲述了如何以灵识沟通剑灵(若有),如何注入灵气激发剑气,如何施展基础剑招御敌。
玉简篇:解释了玉简如何储存海量信息,只需将灵识探入便可读取,是传承功法、记录见闻的必备之物。
灵袋篇:这正是楚阳最急需的!书中详细说明了灵袋的空间原理,以及最关键的——认主之法。原来需要一道特殊的“御物灵诀”,配合自身灵识,方能将无主灵袋打上自己的烙印,建立心神联系,从而自由存取物品。
灵戒篇:介绍了更为高阶的储物灵戒,空间更大,往往还附带其他功能,但认主要求也更高。
书本末尾,果然记录了一道名为“御物灵诀”的基础法诀,正是催动上述各类灵器的通用钥匙。
然而,一个巨大的障碍横亘眼前:楚阳此刻空有丹田灵气,却如同守着宝库而无钥匙的稚童。他根本无法随心所欲地调动体内那微弱的灵气流,更遑论掐诀施法催动这道灵诀了。尝试数次,灵气在经脉中滞涩难行,根本无法按照灵诀要求的路径运转。他只能无奈地将灵袋暂且放下,继续埋首书海,寻求解决之道。
功夫不负有心人。数日后,他在一枚玉质竹简中,发现了一篇名为《催灵诀》的功法。竹简开篇便言明,此乃神药谷外门弟子打基础的入门功法,旨在引导修士初步感知、掌控并运转体内灵气。
楚阳如获至宝。他立刻依照《催灵诀》所述,盘膝静坐,摒弃杂念,进入冥想状态。功法引导他内视己身,去感受那潜藏于四肢百骸、如同蛛网般遍布全身的“灵脉”。起初,他只能模糊地感应到丹田处那团温暖的气流,以及几条最粗壮的主脉。他耐着性子,一遍遍尝试,意念如同最细的丝线,小心翼翼地牵引着丹田处那丝微弱的灵气,沿着《催灵诀》指定的、贯穿周身的特定灵脉路线缓缓游走。
这个过程枯燥而艰难。灵气如同顽劣的幼兽,时断时续,时快时慢,稍有不慎便脱离轨道,在经脉中乱窜,带来阵阵刺痛。楚阳咬牙坚持,失败了便重来,汗珠时常浸透他的粗布衣衫。整整耗费了半个月的光阴,他终于能勉强驱使那一缕灵气,在这条基础灵脉路线中磕磕绊绊地完成一个周天循环,虽然远谈不上顺畅,但至少不再是寸步难行。
初步掌握灵气运转后,楚阳并未停歇。他又从书堆里翻出了关于“灵识”的书籍。书中阐述,灵识乃是修士灵魂力量与意识的延伸,是沟通天地、驾驭器物、探查环境乃至施展法术的根本。紧接着,他找到了一篇名为《灵识化丝》的功法残篇。此法专修灵识的精细操控,虽非高深法门,却正适合楚阳这等初学者。
结合《催灵诀》带来的灵气流转,楚阳开始修炼《灵识化丝》。他尝试将意念集中,如同抽丝剥茧般,将无形的灵识凝聚成更细微、更易操控的“丝线”。起初只能模糊地感知身周数尺,渐渐地,他能“看”到更远,能更清晰地“触摸”到物体的轮廓,甚至能尝试用灵识去轻轻拨动一片落叶。
万事俱备。楚阳再次拿起元青的灵袋,运转《催灵诀》,调动起那尚显生涩的灵气,同时凝聚起初步成型的灵识丝线,小心翼翼地掐动“御物灵诀”。这一次,灵气虽仍感滞重,却终究沿着法诀路径艰难流转起来。一道微弱的光芒自他指尖没入灵袋,他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灵识烙印缓缓融入其中。片刻之后,一种心神相连的感觉油然而生——灵袋,认主成功!从此,这方小小的空间,便成了他随身的仓库。楚阳心中涌起一股巨大的成就感,这是他真正踏上修行路的第一步。
解决了储物问题,楚阳开始为自己规划未来的道路。他深知功法是修行的基石。在那些令牌状的玉简中仔细搜寻、比对后,他选定了一枚记录着《金身玉髓功》的玉简。然而,玉简开篇便注明,此乃残篇。
细细研读,楚阳恍然大悟,终于明白了元青那半身玉化的缘由——正是修炼了此功所致!《金身玉髓功》霸道无比,追求肉身极致。功法介绍中声称,若能练至“浑身金骨玉髓”的境界,单凭肉身之力,便可硬撼化丹境界的大妖!这等威能,令楚阳心驰神往。
残篇仅记载了前三层:
第一层:铜皮铁骨身:此境相对“易”成,核心在于“淬炼”。需借助大量灵药和强大灵兽的精血,通过外部击打(挨打)配合药力,反复淬炼全身的皮、筋、骨。唯有三者皆炼至大圆满,方算功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