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星际旅行应用研究团队成功让模拟飞船在幻数空间场中稳定航行后,整个联盟都对实现快速星际穿越充满了期待。然而,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一系列棘手的问题接踵而至,让探索之路突然陷入了困境。
在扩大实验规模的过程中,研究团队发现,当幻数空间场扩大到一定程度时,维持其稳定所需的能量呈指数级增长。这不仅对能源供应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而且以联盟现有的能源技术,根本无法满足。
“这可麻烦了,按照目前的情况,要开启一个能让大型星际飞船穿越的幻数空间场,所需的能量是我们现有能源站输出的数百倍。”负责能源供应的工程师满脸愁容地说道。
“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降低维持空间场稳定的能量需求吗?再重新审视一下我们的数学模型,说不定能找到优化的方向。”团队中的资深数学家提议道。
于是,大家再次围在巨大的全息屏幕前,仔细研究起幻数空间场的数学模型。这个模型原本是基于模拟实验和理论推导建立起来的,但面对新出现的问题,似乎有些力不从心。
“你们看,从这个模型上看,幻数空间场的稳定性和能量需求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想要降低能量需求,可能需要对空间场的结构进行根本性的调整。”一位年轻的数学家指着屏幕上复杂的公式说道。
“但调整空间场结构谈何容易,这意味着我们之前的很多工作可能都要重新来过。而且,我们也不确定新的结构是否就能解决问题。”另一位成员担忧地说。
就在大家为能量问题绞尽脑汁时,负责研究幻数空间场长期稳定性的小组也传来了坏消息。
“我们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幻数空间场会逐渐出现一种奇怪的‘衰变’现象。即使能量供应充足,空间场的特性也会慢慢改变,最终导致其无法正常工作。”这个小组的负责人忧心忡忡地汇报。
“这怎么会这样?之前的模拟实验中可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啊。”有人惊讶地说道。
“模拟毕竟是模拟,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看来我们对幻数空间场的长期演化规律还了解得不够。”一位经验丰富的科学家无奈地摇头。
面对这两个重大难题,团队成员们的情绪都有些低落。但他们知道,不能轻易放弃。
“大家别灰心,出现问题是好事,这说明我们正在接近真相。能量问题和空间场衰变问题,看似棘手,但说不定它们之间存在某种联系。我们从这个角度入手,重新梳理思路。”团队负责人鼓励大家道。
于是,研究团队分成两个小组,一组专注于寻找降低幻数空间场能量需求的方法,另一组则深入研究空间场衰变的原因。
负责降低能量需求的小组尝试从不同的数学角度来分析幻数空间场。
“我们能不能借鉴一下拓扑学的方法,对幻数空间场进行‘变形’,也许能找到一种更高效的结构。”一位拓扑学专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这倒是个新思路,我们可以试试。但拓扑变换涉及到复杂的数学运算,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团队里的另一位成员说道。
而研究空间场衰变的小组则在收集更多的数据,试图找出导致衰变的关键因素。
“经过这段时间的监测,我们发现空间场的衰变似乎和幻数的某种‘共振’现象有关。但具体的机制还不清楚。”小组成员一边展示着监测数据一边说道。
“那我们从幻数的共振入手,建立新的数学模型,看看能不能解释这种衰变现象。”小组负责人说道。
就在研究团队努力寻找解决方案的时候,联盟内的其他文明得知了他们面临的困境,纷纷伸出援手。一些擅长能源研究的文明派来了专家,带来了新的能源技术和理念;而另一些精通数学理论的文明则分享了他们独特的数学方法和见解。
“我们文明有一种新型的能量转换技术,或许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从而缓解幻数空间场的能量需求问题。”一位来自能源强族的专家说道。
“我们带来了一种古老的数学分析方法,说不定能帮助你们更好地理解幻数的共振现象。”一位来自数学文明的学者也说道。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研究团队终于在降低能量需求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他们结合拓扑学方法和新的能量转换技术,成功优化了幻数空间场的结构,使得维持空间场稳定所需的能量大幅降低。
“太棒了,按照新的结构和能量转换技术,我们现在所需的能量已经降低到原来的三分之一左右。虽然还不能完全满足大型飞船的需求,但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负责能源问题的小组兴奋地汇报。
而在研究空间场衰变方面,通过运用新的数学分析方法,他们也逐渐揭开了幻数共振与衰变之间的神秘面纱。
“我们发现,幻数的共振会引发空间场内部一种微妙的能量失衡,这种失衡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积累,最终导致空间场的衰变。只要我们能够精确控制幻数的共振频率,就有可能解决衰变问题。”研究衰变问题的小组说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