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元年,十月初九,承乾宫。
天还未亮承乾宫上下就忙碌了起来,今日是承乾宫主位淑嫔举行封嫔册封礼的日子。
简述更是被琴、棋、书、画四个大丫鬟早早地叫起,梳妆打扮,换上内务府送来的吉服,坐在内殿等候。
内銮仪卫也早早地在承乾宫的宫门外摆下嫔位仪仗,由内务府的内事监设节案、香案于宫门内,并在宫内的正中和东西分别设置册案。
待册案设置完成,由引礼女官引着简述在宫门内道的右侧敬候。
这时,天还没亮。礼部鸿胪寺的官员就已经在太和殿内设节案和册案。外銮仪卫于内阁门外设采一亭充当册亭,内阁、礼部官员一同将节、册文放于亭内。
紧接着,由宫人在前打开伞仗开路,礼部官员居中引路,四名外銮仪卫将册亭抬至太和殿下。再由礼部官员将节、册文陈设在太和殿内的案上。
此时,当朝大学士张廷玉已经身着朝服立于节案东面。正副册封使同样是身着朝服立于太和殿丹墀的东面。
天明时,钦天监官员唱道:“吉-时-到!"
正副使由东阶走到丹墀的左面,在北面跪下。张廷玉从奉案上捧节,由太和殿中门走出,将节交给正使。正使双手授节后,同副使起身。
这时,内阁和礼部的官员,再将册文重新放回亭内,并导引外銮仪卫抬着册亭由协和门至景运门外。
到景运门后,正使站在门西面,将节授予内监,内监手捧节。外銮仪卫将册亭交由内銮仪卫,这时册亭是不能落地的。
内銮仪卫接过册亭后,抬着册亭环宫而行,在宫中绕一圈后,再回到承乾宫宫门外。
这段时间,简述一直穿着吉服肃立于宫门内道的右侧。
内务府的内事监将册随节一同捧起走入宫门,陈设于宫内各案上,然后退到宫门处。
紧接着,引礼女官引着简述在拜位的北面跪下,并宣读册文。
“朕惟化理肇自闺闱。令仪是式。功容凛夫图史。礼秩攸崇。爰贲徽章。用昭彝典。咨尔托里氏克叶柔嘉。早推淑慎。允合珩璜之度。宜膺象服之荣。曾仰承皇太后慈谕、册封尔为淑嫔。尔其聿修懿行。迓景福于方来。式佩纶言。荷洪禧于勿替。钦哉”
简述双手接过册文起身,转身交给身边跟着的掌事嬷嬷,然后回原位行六肃三跪三拜大礼。
礼毕后,内事监再次走入,将案上的节捧起,简述在引礼女官导引下站在宫门内道的右侧,内事监在简述站定后,捧节离开承乾宫。
内事监从捧着节承乾宫一路行至景运门,将节重新交予正使。
正使持节与副使和随从,走到后左门处复命、还节。同时相关人员退出宫门,嫔位册封礼礼成。
约莫同一时间,承乾宫内收案桌,引礼女官也随内务府退出承乾宫。简述要端坐于承乾宫主殿,接受承乾宫内的宫人拜礼。
然后,有嫔位以下的嫔妃到承乾宫向简述行跪拜礼。
皇后及妃位以上主位娘娘送贺礼到承乾宫。
另有其他处的宫人大着胆子前来到道贺讨赏的。
来来往往,快到午时,才消停下来。
简述回内室脱下吉服,让司书重新给她梳了一个简单的发髻,又换了身轻便的衣服。这才有些疲累地靠坐在东暖阁的榻上,语气略有些抱怨地感慨道:“总算是消停了。”
一位年长的宫人适时为她奉上一盏茶,她笑着说道:“娘娘初封就是一宫主位,册封礼自然是要隆重些的。”
简述接过茶盏,说道:“姑姑也累了吧,快坐下一块儿歇歇吧。”
简述口中的这位姑姑,是这承乾宫的掌事女官,名叫孙若微。十四岁就在这承乾宫里当差。跟她的教养嬷嬷孙素瑶是亲姑侄。因着这一层的关系,简述对她还算信任。
这时,司琴从外面进来,手里捧着一个托盘,笑着说道:“主子今个起得早,此时一定是乏了,奴婢让小厨房熬了能消除疲劳的山药枸杞粥,配了四川那边送过来的小菜,娘娘用一些吧。”
孙若微帮司琴把粥和小菜放在案几上,笑着夸奖道:“还是司琴心细,不愧是娘娘调教出来。”
简述知道孙若微这是在向她表忠心,她面上带着笑,握住孙若微的手,说道:“琴、棋、书、画这四个丫头,司琴细心,司棋脱跳,司书稳重,司画聪慧,她们自幼与我一起长大,这次又随我一同进了宫,姑姑可要帮我看好她们。”
孙若微从简述的眼中看到了真心,知道简述说的“看好”并不是指防备,而是让她提点这几个丫头,别因为一些小事而犯了上位者的忌讳。她还是头一次见到护奴才的主子,不由笑着点头应着:“娘娘放心,奴婢心里明白。”
用了粥,简述就打发她们都下去休息,只留了司书在身边伺候。
因为今日是她封嫔的大日子,皇上必定是要来的,简述也不敢宽了衣裳就寝,只能在榻上闭目小憩一会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