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对雍正起内务府弊端。
雍正叹了口气说道:“内务府的弊端自皇阿玛在时就存在了,这些年来也整顿了几次,但都不见成效,自你接手宫务后,这情况已经好多了。”
听见雍正这样说,简述就知道这事还得放一放。
简述明白内务府的事涉及到八旗包衣的整体利益,不是一朝一夕能处理的,她也就是顺便提一嘴,也没有让雍正即刻处理的打算。
允禟忙了大半年,可能是习惯了,万分不想闲着,趁着雍正心情好,就想向他讨个外派差事。
因为雍正重用允禟,过去的“八爷党”隐隐有向他靠拢的趋势,雍正也认为让允禟离开京城一段时间是好事,只是去哪还没有定论。
允禟就提议由他出京巡查各府产业。
雍正没有马上同意,简述就向雍正提了另一个建议——丝绸之路。
简述名下除了在外驻扎的船队外,还有两支常年在外行走的商队。这两支商队每年会自西安出发,向北经甘肃、新疆,再转道往西至中亚、西亚及欧洲各国。每年同样能为简述带回大量的舶来品,如金器,面料、玉器、酒水、西药、种子等,简述也以大清这边的商品如茶叶、丝绸、瓷器、宝石等与之交换,获利同样能达到一、两百万。
有一支商队这个月末就能抵达京城,简述的建议是让允禟带上一队人马,乔装改扮跟随商队出去,可以先去北边的“罗刹国”看看,再往西走,到中亚和欧洲各国看一看,顺便学习一下当地的语言及习俗,为以后出海打基础。
简述认为与其指望手下的人忠君爱国,不如自己先弄清楚底线和流程。两年的时间足够允禟摸清楚周这各国的情况。同时,简述也希望允禟能帮她巡查一下她名下的产业,如今她入了宫,没有时间实在考查,也不知她曾经信任的手下如今是否听话。
雍正想了想就同意了,允禟也感觉这主意不错,至少比闲在京中强。
雍正又提了允禟的安全问题,简述表明这些年她在中亚、西亚、欧洲各国也有一些购买土地,并在那里修建了庄院,还圈养了一些奴隶,收养了当地的平民子女,在各国算是有一点点影响力,安全基本不成问题。
雍正和允禟闻言均以繁杂的目光看着简述。
半晌,允禟凑近雍正小声地对他说道:“四哥,你可得小心点,别让人把家偷了。”
雍正把耳朵凑过去,同样压低声音说道:“朕尽量。”
简述在一旁听得清清楚楚,大逆不道地对着两人翻了一个白眼。
最后,雍正将各府的产业的管理事宜交给了怡亲王,整顿的事则由简述手下的人去办。
允禟则准备跟商队出行,为了保护他的安全,雍正还从京郊绿营中拨了一百人精兵给他。
******
九爷允禟出京了!
次月初,允禟带着一百名精兵乔装改扮,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京城。
至于他到底去了哪里呢?只有少数人知道,这个少数绝不超过一巴掌。
但,大家都明白,允禟肯定是奉了万岁爷的旨意去办差了。
留在府中的九福晋不耐烦应对那些前来打探消息的人,干净利落地收拾了包袱躲去畅春园,明面上是去陪伴宜太贵妃了。
没错,九贝勒允禟出京前把老娘宜太贵妃给忽悠到畅春园去了。
恒亲王允祺下值回府后,像往常一样去给老额娘请安。结果,当他走进宜太贵妃的房间时,却惊讶地发现房间里空无一人!连宜贵太妃日常用的物件也没有了。
老九出京的事,雍正跟他说过了,没告诉他详情,只说需要外出很长时间。恒亲王允祺正高兴没人跟他抢额娘了,结果额娘就不见了。
一开始恒亲王还以为是皇上不放心允禟出京,把宜贵太妃接进宫了。后来才知道,是他的弟弟允禟把宜太贵妃送出城了。
得知这个消息后,恒亲王允祺气得直跳脚。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亲弟弟竟然会这样做!要知道,如今的畅春园里住的可都是先帝的妃嫔们啊!他们这些过气的皇子阿哥,没有皇上的旨意是绝对不能进入园子的。
要知道这两人长到这么大了,只有宜贵太妃出宫后的这段时间里,他们能如普通母子一般相处。恒亲王允祺更是自幼养于仁宪皇太后身旁,宜贵太妃出宫对于这个五十多岁的孩子来说,正是弥补缺憾的时候。
结果允禟竟然整了这么一出。就因为这么一个决定,在没有雍正恩典的情况下,恒亲王允祺在允禟回京之前,别想再见宜贵太妃一面。
这让恒亲王允祺心里怎么能不生气呢?他越想越觉得懊恼,心中对允禟的不满也越来越多。于是,他忍不住在自己的府邸里破口大骂起来,句句离不开允禟就是个混球没良心,自己不孝顺 额娘也就罢了,居然还阻止他这个做哥哥的与额娘亲近。
最后实在是忍无可忍的恒亲王,直接把状告到了御前。
雍正知道允禟的这一举动后,也是又好气又好笑。有时,他真不知道允禟怎样的脑回路,才能想出这么奇葩的主意,但同时也明白允禟这么做的用意,是在向他这个皇帝表明放下过往,专于正事的决心,雍正是即心酸也欣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