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冬的晨雾裹挟着寒气,像一层朦胧的薄纱笼罩着整个城市。高三(3)班的玻璃窗蒙着薄薄的雾气,小雨用指尖在玻璃上随意勾勒出北斗七星的形状,呼出的白雾又迅速将星图晕染模糊。她看着渐渐消散的星图,嘴角不自觉地勾起一抹浅笑,仿佛那转瞬即逝的星图,正是她对宇宙无尽探索的缩影。
课桌上摊开的笔记本边缘,密密麻麻画满了星系旋臂的草图,连数学作业的空白处都标注着天体运行轨迹公式。这些看似杂乱无章的涂鸦和公式,是她在课堂间隙对宇宙奥秘的思考与记录。窗外的法国梧桐早已褪去叶子,枯枝在寒风中摇晃,发出阵阵呜咽,却丝毫未影响她在草稿纸上推演脉冲星的周期变化模型。她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仿佛那些冰冷的公式和复杂的模型,都蕴含着宇宙最温暖的秘密。
"沈雨同学,你的竞赛证书!"课代表抱着一摞文件闯进教室,烫金封面在冬日暖阳下折射出细碎的光。小雨的指尖微微发颤,心脏在胸腔里剧烈跳动,仿佛要冲破束缚跃出体外。"全国中学生天文知识竞赛一等奖"的字样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是她连续第三年斩获全国级奖项。她小心翼翼地接过证书,指尖轻轻摩挲着烫金的文字,感受着那份沉甸甸的荣誉。这一刻,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化作了心中的喜悦与自豪。
班主任紧随其后走进教室,眼里满是欣慰:"天文台的李教授亲自打来电话,邀请你参与国家天文台的脉冲星监测项目,这可是许多博士生都争取不到的机会。"教室里响起此起彼伏的惊叹声,前排男生凑过来:"沈雨,听说你去年就发现了新的小行星?"小雨低头整理着竞赛证书,耳尖微微泛红:"是跟着天文台的老师一起发现的,编号202X - YX,取自星河的缩写。"她的思绪飘向昨夜,在自家天台,通过江野从德国定制的20寸折反射望远镜,她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看见猎户座星云的漩涡结构——淡粉色的气体云如同宇宙的丝绸,中心新生恒星散发的光芒穿透尘埃,美得令人窒息。那种震撼至今仍萦绕在心头,让她想起八年前被收养的那个夜晚,沈星河抱着她指向夜空:"看,那是'星河之光',以后它会守护我们的小雨。"
放学铃声响起时,小雨的手机在书包里震动。家庭群里,沈星河分享了最新研发的便携式脑机接口康复设备视频,画面里中风患者通过意念控制机械臂拿起水杯,眼中闪烁着重获新生的光芒;江野则发了段电竞学员训练的视频,配文"未来冠军的日常",镜头扫过少年们专注的侧脸,背景墙上"永不言弃"的标语格外醒目。看着家人的分享,小雨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知道,无论她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走得多远,家永远是她最坚实的后盾。
她轻轻摩挲着书包夹层里的牛皮纸袋,剑桥大学天文系的预录取通知书被体温焐得温热,这封跨越重洋的邮件,藏着她三年来的秘密——每周六清晨五点起床背单词,当整个城市还在沉睡,她已经坐在书桌前,伴着台灯的微光,啃着晦涩难懂的英文天文文献;寒暑假泡在天文台做志愿者,在冰冷的观测室里,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记录着星辰的轨迹;深夜在书桌前反复修改申请文书,每一个字都倾注了她对天文的热爱与执着,连竞赛获奖的奖金都悄悄攒起来作为留学基金。这三年的时光,她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默默耕耘,只为等待这一刻的绽放。
寒风呼啸着掠过街道,小雨踩着积雪往家走。路灯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她忽然想起初二那年的冬夜,江野冒着大雪带她去山顶观测流星雨。当时设备出了故障,江野跪在雪地里抢修了整整半小时,冻得手指发紫却还笑着安慰她:"小雨别着急,爸爸给你修好银河。"现在想来,正是那些温暖的瞬间,让她有了追逐星辰大海的勇气。那些在寒夜里的坚守,那些在挫折中的鼓励,都成为了她前进的动力。
别墅的落地窗外飘起细碎的雪花,像一个个精灵在空中翩翩起舞。餐桌上摆满了小雨爱吃的糖醋排骨,香气四溢,雪球蹲在椅子旁摇着尾巴,脖子上还系着沈星河特意买的圣诞围巾,模样可爱极了。"我收到了剑桥大学天文系的预录取通知!"小雨举起手机,屏幕上的邮件截图微微晃动,声音里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沈星河的筷子"当啷"掉在碗里,骨瓷碗与桌面碰撞出清脆的声响;江野直接从座位上跳起来,带翻了旁边的玻璃杯,红酒在白色桌布上晕开,像极了她观测过的玫瑰星云。
"什么时候申请的?"沈星河眼眶泛红,伸手轻轻抚摸女儿的头发。记忆突然闪回那个雨天,福利院门口,浑身湿透的小女孩抱着破旧的天文绘本,怯生生地问:"叔叔,星星真的会说话吗?"而现在,眼前的少女目光坚定,镜片后的眼睛亮得像夏夜的银河。小雨从书包掏出厚厚的计划书,纸张边缘已经被翻得卷起毛边。"你们总说要追逐自己的光芒,"她的声音带着微微的哽咽,"所以我偷偷准备了三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