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跟得上你的人,估计也是天才吧。”陈万胜说道。
林东升深深地看了他一眼,说道:“很多人以为,高考的竞争,是学校内部的竞争,只要自己在学校足够优秀,就有更大的机会,其实,残酷的真相是,高考是全省所有高中生的竞争,就算你身边的人都比你弱,只要其它学校的人都比你强,你一样没机会进入名牌大学。”
“所以,身在青高,你的竞争对手,既不在班内,也不在校内,而是在全省范围内,除了少数那些冲击清北的人,可能竞争对手就来自于自己就读的省级名校清北班,其他人,都需要有更广阔的竞争视野。”
听完林东升的话,陈万胜倒吸一口凉气,说道:“你这格局,不服不行啊,我懂了,真的懂了,下次你要是还有其它学校的语文资料、数学资料等,都记得分享出来啊,大家一起变强!”
“我也是别人给的,不一定每次都有。”林东升苦笑着。
他估计苏文浅为了帮自己收集这些资料,也费了不少功夫和心血。
今天的晚自习,本来是顾晶老师讲试卷的,现在老师走了,自然变成了自习。
林东升想到自己贡献了苏文浅提供的英语资料,对方也有一些关于数学和物理压轴题的困扰,他在思索一番后,便开始认真地给对方回信了。
“如果你每次担心做不出来,最后又幸运地做出来了,那说明你的能力是到位了的,很可能是时间不太够,所以每次才会比较紧张,我的建议就是,进一步提高前面基础题的解题速度,特别是数学,最后一题,尽量留出半小时到45分钟的解答时间。因为最后一题一般都是比较难的,时间少了,可能连思路都理不清,我最近也遇到过和你同样的问题,但通过不断刷题,不断强化计算速度,勉强解决了。”
“关于物理,因为理综是一个整体,三者的时间分配就非常重要了,如果你物理相对弱一点,就先把另两科的大题尽快做完,不断提高得分效率,千万不要在一个地方耗费太多时间,给物理多留点时间,具体做法就是……”
林东升一边写,一边思索,整封信都是关于两科的学习心得和体会,可谓是诚意满满。
晚上放学后,他将早已备好的信封和邮票拿出来,写好姓名和地址,又将满满三大页信纸塞进去,贴好邮票,粘好信封,这才将它珍而重之地投进了学校的邮箱里。
回家之后,林东升一边忙着吃第四餐,一边反复地强化英语听力。
随着各科实力的逐渐恢复,以及记忆能力的缓慢复苏,他感觉高考时唯一可能拉分的,就是英语听力了。
第二天是周六,林东升上完课后,就主动来到了山坡下面那家叫作“好运来”的小超市。
“来了?饿了吧,先吃饭,吃了饭再教孩子也不迟。”老板娘热情地招呼道。
好运来的老板叫汪好运,妻子叫叶莉,女儿叫汪书瑶,儿子叫汪子轩。
林东升看了一眼桌上的菜,五菜一汤,荤素搭配,算是非常用心了。
而且,一家人都没有提前动筷,明显是在等着他。
看到对方提前准备的陶瓷碗筷,特别是家里还有两个小孩子,林东升犹豫了一下,说道:“我还是用一次性碗筷吧,这样你们收拾起来也方便。”
“哦,原来你还有这个顾虑啊,没事没事,超市里就有现成的一次性碗筷,我这就给你去拿。”叶莉微微一愣,连忙说道。
大家一起吃饭的时候,林东升对汪书瑶的基本情况,也有了一些了解。
汪书瑶就读于泉都区实验中学,目前初三年级排名是35,成绩还比较优秀,属于那种正常发挥可以进二中,超常发挥又有机会够一下香城一中的学生。
只有数学相对薄弱一点,但也算不上很弱,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看到夫妻俩都目光灼灼地盯着自己,只有汪书瑶在默默审视着自己,林东升笑道:“初中时我辅导过不少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像她这么优秀的,还是少数。”
“你这就太谦虚了,以你的能力,太差的学生恐怕也看不上吧。”汪好运笑道。
吃完中饭后,林东升就在叶莉的带领下,直接上了二楼。
二楼应该是一家人住宿的地方,这里还有一个比较大的客厅,汪书瑶平时就在客厅里学习。
两人在书桌前坐下的时候,叶莉就坐在旁边的沙发上。
汪书瑶是一个长相非常清秀的女孩,说话比较文静,和初中的苏文浅有点相似,但是更纤细一些,脸色也略有些苍白。
“你先把数学书拿出来,最好是整个初中三年的教材。”林东升。
“全部吗?”汪书瑶略有些惊讶地问道。
“对,全部,我要先看看你的基础到底是否牢固。”林东升直言道。
“我初一和初二的数学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就是上了初三,稍微有点吃力。”汪书瑶解释道。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数学尤其如此,前面但凡有一些知识点理解得不够透彻,后面就会时不时暴雷,发挥也会时好时坏,不太稳定。”林东升说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