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电话那边的林东升突然不吱声了,熊永昌教授笑道:“学校的福利房也不是很多了,我也是看你天赋不错,才愿意找人说情的,一般人,根本就没这个机会。”
“我也知道这是个很好的福利和机会,但是,我不确定自己要不要一路读到博士,因为我觉得计算机比较偏向应用,读完了本科就可以直接出来工作和赚钱了。”林东升坦言道。
“没说你一定要读计算机系的博士,你到时也可以跨专业读数学系的研究生和博士,还有,我必须要纠正你一个观点,当你能力和学历足够高的时候,赚钱只是附带的技能,你不能只为了赚钱而读书,眼光一定要放长远一点。”熊永昌提醒道。
“如果只是因为我天赋还行,学校就给我这么多好处,我也有点受之有愧。”林东升说道。
“没必要,也是要签培养协议的,只要你将来肯留校,学校也不亏,而且,我也私下告诉你,很多有野心的家伙,为了追求尖端的科技,大多都出国了,真正愿意留在学校和国内发展的天才,也是很少的。”熊永昌有些痛心地说道。
“我没有出国发展的打算,只是觉得等到真正留校,可以回报学校的时候,已经是很多年之后了。”林东升认真回答道。
“如果你本科直接选数学,以你现在的实力,稍微准备一下,就随时可以考研了,不过,不强求。另外,等你来了大学,也可以在每次国家队集训的时候,做个副领队,帮我指导一下新的集训队员,相信学校也是乐于看到的。”熊永昌说道。
“如果不读博,是不是就没机会留校?”林东升问道。
“那是当然,这可是清北大学,严格说来,如果是天赋一般的博士生,就算是本校毕业的,也很难直接留校的。”熊永昌说道。
“好的,我明白了,我想先和家人商量一下,谢谢熊教授。”林东升感激地说道。
“没事,通过集训那一阵子的接触,你的能力、人品和性格,我还是非常欣赏的,如果换作是别人,我真不愿意去帮你开这个口。”熊永昌直言道。
“非常感谢!”林东升。
挂断电话后,林东升就将自己从熊永昌教授这里了解到的情况,在大姐家当众提了出来。
“这有啥好犹豫的,清北大学的留校资格,非常难得的,很多都需要海外留学背景,而且福利待遇都比国内一般高校强多了。”作为家中唯一的大学生,大姐夫沈昊似乎最有发言权。
“如果选择留校,是不是要在学校教一辈子书?”林东升问道。
“大学的教书和初、高中是不一样的,特别轻松,不过,前期都是从讲师做起,然后是副教授,教授,级别越高,待遇越好,还有各种科研经费,论文补贴等,关键那可是清北大学的教授啊,社会地位超高的。”沈昊兴奋地说道。
“这种人生重大选择,小弟有顾虑是正常的,我的建议,就是咱们先一起去京城看看,如果能找到离清北近、价格又比较便宜的房子,那就没必要这么早把未来锁死,如果内外差价确实比较大,再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大哥林东阳说道。
“我支持大哥的想法,如果小弟能力够强,没有这个协议,将来想留校,也是有机会的,如果能力不够,或者不想留校,也不能被一个房子捆住了,房子就是用来住的。”二姐林可静说道。
“还有一点,往往这种学校的福利房,是不能随便转卖的,就算将来房价涨起来了,想换更大的房子,估计也只能在学校内部的教职工里流转,卖房价格也会受到严重限制。”大姐林可欣说道。
“有这个可能,你不可能一边享受它的便宜和便利,还能享受它将来的溢价。”沈昊说道。
“那还是让大哥陪我先去京城看看吧,拖得越久,房价涨得越快,如果实在没有好的房源,就把这笔钱用来投资或创业。”林东升说道。
“别,你还是老老实实买房吧,十个创业,九个亏,还有一个负债累累,没有经验的人,真的别瞎折腾。”大哥林东阳连忙劝道。
大家一番讨论后,林东升的思路也清晰了许多。
不过,为了稳妥起见,他还是给苏文浅打了个电话,向她说明了此事。
苏文浅也只是个十几岁的高中生,事关林东升未来的人生选择,她自然也没有什么好建议,只建议他给自己的父亲打个电话。
苏建安听了他的困惑之后,大笑道:“对于普通人而言,可能怎么选都是错,但对于你而言,怎么选都是对,你只需要相信自己的直觉和喜好,遵从自己的内心去做好每一个重要的人生选择,自己不后悔就行了。”
这话如同醍醐灌顶一般,一下就让林东升彻底清醒了。
是啊,只要自己始终勤奋努力,不虚度时光,认真对待生活,不管怎么选,结果应该都不会差的。
他现在对大学的生活一无所知,对教授的生存状态也没有任何概念,真的没必要为了一个房子把自己限制住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