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抚好了亲爹,林东升也写起了日记。
他之前看过一些人物传记,感觉里面总有很多添油加醋的东西,如果自己平时写好日记,做好积累,将来老了的时候,也可以写一本自传。
包真实,包细节,包震撼!
总比让别人挂着自己的名字去胡编乱造要好。
他发现写书确实比较赚钱,自己最近各种辅导,辅导大家的日常学习,辅导大家备战高考,后期也要辅导别人参加竞赛。
如果他能将这些心得和体会,好好整理一下,写成书籍出版,应该也能帮助到更多的人。
刚好他手上现在就有一台笔记本电脑,虽然在家上不了网,但打字是没有任何问题的,非常方便他对自己现有的教学资料进行整理和总结。
而且,有了电脑,修改起来也特别方便,不像在本子上,涂涂改改,就彻底没法看了,还得再誊写一遍。
想到这里,他突然觉得自己有点傻,电脑上就有现成的文档,以后完全可以在电脑上写日记,工整,清晰,还方便修改。
这一写,就是两小时,林东升一直忙碌到深夜,才将自己这阵子的心得和体会完全记录了下来。
他看了一下电脑里统计的字数,接近五千字了。
如果每天都能写这么多字,只需要30天,他就能凑够15万字,可以再出版一本书了,这效率,真高。
天亮之后,林东升吃了早餐,就早早骑车去了学校。
曾经亮眼的红色自行车,在岁月的侵蚀下,现在也变得灰暗了许多,林东升也早已将自行车的座椅,调到了最高位置。
或许是知道林东升的时间比较宝贵,大家都非常珍惜,他们都在林东升到来之前,就提前候在这了里。
他们有的在复习,有的在解题,乡村少年身上那股子特有的拼劲和勤奋,在他们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大家辛苦了。”林东升笑着走进了教室。
“东哥更辛苦!”钱明带头回应道。
“行,大家一起辛苦。”林东升说完,就步入了正题。
经过昨晚的思索和整理,他决定今天重点讲解历年高考的压轴题。
不过,在此之前,他肯定要稍微检查一下大家解压轴题的能力。
于是,他将最近几年里,几道比较经典的压轴题,稍微变化或拔高了一下,然后出给大家做。
毕竟,在场几人,都是一中和二中的精英,到了高二,高考总复习早就经历过好几轮了,很多高考原题,肯定是做过的。
以林东升现在的能力,直接编出新题,还有点难度,但以他脑子里海量的题库和丰富的见识,完全有能力对现有的题目进行一些正确细微的调整。
测试结束后,苏文浅、郑山博和钱明都解出来了,谈剑、郑起立兄弟、罗菲和赵小娟,则只解出了一部分。
如此看来,钱明的数学天赋还是可以的,虽然基础不如苏文浅和郑山博那么深厚扎实,但应付一般的数学试卷,还是没有问题的。
之后,林东升就对实力不同的两拨人,进行针对性地出题训练。
一天的忙碌结束后,大家都急着回家了,故意将更多的时间,留给了林东升和苏文浅。
“今晚你爸在家不?”林东升问道。
“不在。”苏文浅。
“要不要晚上帮你做个饭,吃了再回去?”林东升问道。
“不用了,其实我自己也能做一些饭菜的。你还是赶紧回去吧?”苏文浅。
“没事,今天我在书包里放了一个手电筒,昨晚运气真好,遇到个好心人,一路光明。”林东升笑道。
“其实好心人也没有那么多,照顾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苏文浅说道。
林东升微微一怔,说道:“昨晚那辆车,不会是你爸开的吧?我看到它后来似乎是原地调头了,并没有去前面的小岗镇。”
“嗯,我爸担心你,所以特意去送了下,又怕你不答应。”苏文浅并没有特意隐瞒。
林东升沉默了几秒,说道:“我最怕欠别人人情的,不过也无所谓了,反正一直都在欠你和你家的。”
“以后别说这种话,你早就不欠我的了,至于我爸,你也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回报学校。”苏文浅说道。
“天色还早,一起去校园里走走吧。”林东升提议道。
“可以。”苏文浅点点头。
走到那个熟悉的双杠位置,林东升突然笑了起来。
苏文浅则是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显然,她也想起了自己第一次在这里哭鼻子的样子,那时,小豆丁林东升则掏出了一个长满破洞的脏手帕。
人和人之间的相遇,有时就是那么神奇,看似很平常的相识,看似很难堪的往事,回忆起来,却带着一丝丝的甜。
走到厕所旁边的那个小树林,两人都有些惊讶,不知不觉,曾经的小树林,也变成了郁郁葱葱的小公园了。
里面还多了一个古色古香的八角亭,可以方便学生晨读,名字居然就叫作“状元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